中国媒体告诫民众防奥运节外生枝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9月5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萧洵2007年9月5日香港报导)中国官方媒体近日教育民众在明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如何应对和报告抗议示威活动。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北京当局而言,奥运犹如一柄当局可以利用、也可以招致批评的双刃剑。

新华社的一篇署名评论文章说:“奥运会既是全世界体育爱好者最大规模的聚会,也是五花八门的人们蝎里虎子掀门帘–露一小手的良机。”文章说,“奥林匹克运动一开始就不是纯而又纯的体育活动”,到时候,持有各种观点的人“可能都会利用奥运会来展示他们自己的主张”。

文章举了两个“节外生枝”的事例:一次是去年夏天曼谷世界青少年运动会上获得奖牌的两名台湾游泳选手在领奖前身披中华民国国旗,导致中国运动员和教练员当众与其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另一个事例是在今年初吉林举行的亚洲冬季运动会上,几名获奖的韩国选手在领奖台上突然打出有关与中国领土争议的标语,电视记者在拍摄这个事件的时候被在场官员推搡和制止。新华社的文章略去了这两次事件的发生地和涉及人员的归属地。

这篇文章告诉民众,这样“节外生枝”的事情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恐怕也一样防不胜防。它建议,一旦发生了令“观众、游客气愤的情况”,虽然可以“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但是有一个原则要遵守,那就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来表达反对的意见,也就是及时向志愿者、保安人员和赛会的组织者报告,由他们按照相关规定处理,不要直接与“肇事者”发生肢体冲突,以免中了他们想藉奥运会提高知名度的圈套。

*评论人士:希望减少“揭短”负面影响*

一些观察和评论人士认为,中国官方媒体教育民众遵守这样的“原则”,是希望降低奥运会招致的“揭短”事件可能对政府造成的负面影响。

香港的中国时事评论员郭坚说,奥运举办国都希望利用奥运把国家的正面信息传播出去,而一向都将体育视作为政治工具的中国政府,当然也不会放过这次机会。郭坚认为,既然中国想把奥运会当作一个宣传平台,那么别人要想用这个宣传平台做反宣传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奥运会对于中国政府就成了一柄双刃剑。

郭坚说:“在全世界都瞩目的那一刻,中国很多不愿意被人知道的东西也会被西方媒体广泛报导。中国政府对国内的传媒应该是可以控制住。但是对西方传媒恐怕很难控制住。所以这个奥运应该是个双面剑,可以有正面,也可以有负面。”

近一段时间,有外国团体和个人在北京针对奥运会举行过一些抗议活动,给中国当局造成了一些尴尬,也提高了当局的戒备。

8月初,争取新闻自由的组织–记者无国界在北京举行了一次罕见的抗议活动,将奥运五环标志画成手拷的形状,指责中国违背了奥运会改善新闻自由和人权状况的承诺。中国警察当时扭打了抗议者,并短暂拘留了前去采访的十多名外国记者。中国当局还拘捕并驱逐了几名来自海外的支持西藏独立的人士。

当局曾威胁要扣押北京民间维权人士胡佳。胡佳说,从大约两年开始的所谓奥运安保期,政府对异议人士的控制越来越多。胡佳批评中国政府希望利用奥运展示它的“和谐社会”,证明它的统治合法性,把奥运会当作是当局自我展示的机会。胡佳对中国政府在奥运会期间加强控制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胡佳说:“中国的秘密警察系统曾经透露过,有43类人不能进入奥运会赛场,其中包括社会异议人士、上访人士、经常在中国报导真相的记者和国际人权组织的成员。是谁给它权力这样去做呢?所以说中国政府早已将奥运会彻头彻尾地政治化了。”

胡佳认为,中国官方媒体告诫民众怎样应对抗议事件,实际上是在给民众打预防针,同时也在努力将这些抗议描绘成非法活动。时事评论员郭坚说,在这方面中国官方对内对外一直在不断敲打,而像新华社这篇评论文章式的敲打,实际上是在自揭其短,并不是聪明的做法。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这个诈骗王国 浑身不透明
参议员拜登签名售书    “履行承诺”自转促选
人大何天:也评刘路的“不要做国家敌人”
布拉格申办2016运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