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黄用书友会开讲

略谈两篇英美文学经典的名家中译

人气 3

【大纪元10月8日讯】华府书友会九月例会,邀请诗人黄用谈论两篇英美文学经典的名家中译:林肯的盖提斯堡演讲词和英国诗人Dylan Thomas的名诗<羊齿山>(”Fern Hill”)。

黄用曾是台湾五十年代重要诗社蓝星的中坚份子,多次代表蓝星参与现代诗的论述笔战。他检讨翻译时采取意译与直译的利弊。意译不逐字逐词翻,取原文大意,虽常有必要,缺点是容易流为译者个人看法,且可能破坏应当让读者自己体会的含义和美。直译逐字逐词,须避免望文生义,如中国人对称赞总回以”哪里,哪里”,如译成”where where” 就变成笑话,译成 thank you又有欠谦逊。

<天演论>的译者严复,提出翻译三要素:信,达,雅,黄用建议加上精(简),神(韵,语调)二项,原文语调是喜还是忧,都应反映在译文内。

听完JohnnyCash朗诵的林肯盖提斯堡演讲稿,黄用比较徐道邻和年初以九十六岁高龄辞世的翻译界泰斗高克毅的译文,认为徐译489字过于逐字直译,而显冗长;382字的高译偏向意译,较为典雅精炼,但其中用了四个中国成语并不贴切,如将”It is for us the living”翻为”我们一息尚存“;高译在首段也犯了主词动词不够清晰的毛病。高徐均将”a great civil war”翻成”伟大的内战”,阋墙之争怎能称其为伟大?译为”浩大的内战”较妥 。他们也都未译出阵亡将士”给出最终极的奉献(他们的生命),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的涵义。 他自己的翻译不仅更精简,也避免上述可议之处。而Gettysburg译为”揭谛思堡”更显示黄用在音译上的用心,有”揭示真谛令人深思”之意。

Dylan Thomas的名诗<羊齿山>,不是单纯的田园诗,其中众多意象迂回宛转,牵涉到时间和生命,即使精通英文者直接读原文都未必能掌握全诗之意。台湾著名诗人杨牧的译作,固然有不少妙笔,可惜有些地方背离原意,或是文字艰涩;大陆某译家的译诗,也有多处错误。黄用翻译这首诗颇费心思,不但在文法词汇上力求精确,也根据原诗每行音节翻出同样字数,例如:一行若有十音节,中译即由十个单音节中国字构成,尽量保持原诗格式及铿锵音韵。他力求自然的译文,令原本略显隐晦的<羊齿山>亲切可解,而诗人Dylan Thomas自己朗诵的录音,更将读者引入曼妙诗境。(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钢琴独奏会 庆祝五月亚太节
美国首都庆祝法轮大法日 各族裔感恩师父
美国马里兰州各级政要褒奖庆贺“世界法轮大法日”
台美生技协会举办DC meetup活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