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业纾困可能引发WTO诉讼 但救了再说

标签:

【大纪元12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周盈成日内瓦特稿)经济衰退,美国政府可能为汽车业纾困,台湾已宣布对DRAM业纾困,这些补贴将来都可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引起诉讼。但急难当前,也只能先考量国内经济,WTO以后再说。

美国三大车厂通用、福特与克莱斯勒向政府求援,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巴洛索11月中就表示,如果美国政府的援助违反了WTO承诺,欧盟很可能会提出贸易诉讼。

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15日的一篇题为“挑选赢家(Picking Winners)”的文章更指出,美国果真纾困汽车业,“几乎确定会在WTO被诉”。

但欧洲本身其实也面对境内汽车产业要求纾困的压力。

WTO补贴及平衡措施委员会常任专家罗昌发表示,依目前看来,美国的汽车纾困方案或台湾的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产业纾困,不至于构成WTO体制下的“禁止性补贴”,但应该都会构成“可控告的补贴”。

依WTO的补贴及平衡措施协定,禁止性补贴包括以出口表现为条件的补贴,及鼓励使用国货以取代进口货的补贴。

虽不属于这两种情形,但对其他会员国利益造成不利影响的补贴,受影响的国家可以提出控告。

任教于台湾大学法律学院的罗昌发接受中央社电话访问时说,“以汽车业纾困这么大的金额,对其他国家造成不利影响,应该很明显”。

美国联邦参议院在11日否绝了众议院前一天通过的140亿美元的汽车业融资暨重整法案,目前一般预期,白宫可能从国会先前通过的7000亿美元纾困款中挪出款项,来对三大车厂进行紧急融资。

罗昌发说,欧盟或其他国家告或不告,不会是美国政府当前关切的重点,还是先救国内产业和工人再说。就算生产汽车的主要国家都各自进行补贴,较小的生产国倒霉,兴讼也未必是后者的当务之急。

他指出,WTO的争端解决需要时间,一个案件从提出咨商要求到一审完成,也要一年多。“现在先救活,到时候如果景气已好转,产业最紧急的时刻已过,就算输掉官司,把补贴措施取消也就好了”;“WTO机制其实没办法立即反应这种状况”。

WTO并没有任何规定指出当经济危机发生时,政府可以例外采用某些补贴措施来救产业,但如果各国纷纷把WTO规定丢在一边,先救再说,罗昌发认为,“是有可能削弱WTO的权威”。要避免这种情形,“各国的自制相当重要”。

在目前杜哈回合的规则谈判中,美国在去年6月才提案增加禁止性补贴的种类,包括借款给体质差和未来展望不良的所谓“不值得借贷”的公司,及提供给一个公司“不太可能从商业来源得到的”融资。对照美国目前情况,即使可以同情纾困确有必要,还是难免令人感到讽刺。

对此,罗昌发说,谈判一般性规则时说一套,遇到国内具体产业问题时做一套,这是国际上的常态,但美国现在的情况多少会影响到它今后在谈判中说话的分量。

他并表示,目前WTO禁止性补贴的范围种类,应该还算稳定,将来变动的可能性不大。

相关新闻
国发基金纾困DRAM业? 陈添枝:尚未定案
今年房主欠税多 美国税局出台纾困办法
不敌信用危机 克莱斯勒30工厂停工1个月
福特休工期延一周 布希:纾困尽量快速定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