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是东北人的耻辱

人气 6

【大纪元2月22日讯】今日的中国,东北话几乎已经成了喜剧的代名词,君不见无论是什么晚会或电视剧,只要是喜剧类的,东北话都是标准话,中国的喜剧演员中东北人已经是绝对的主角,这其中主要是东北二人转的演员。由于二人转及其演员的走红,使得二人转几乎成了东北的象征,身为东北人,我却因为二人转感到深深的耻辱。

二人转在东北也绝不是什么所有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身为东北人,本人对二人转极为厌恶,我认识的人中多数都没到剧场看过二人转,因为二人转在它的源生地东北,二人转的走红也只是这几年的事,在此之前它登不上大雅之堂,正规剧场不可能上演这种东西,二人转只能在一些边远的小剧场甚至是农村演出,并且只有在农村最受欢迎,就是在二人转红透大江南北的今天,在东北的任何一个大城市,想找一个演出二人转的剧场都不是很容易,原因很简单,二人转实在是太俗了。
我不想附庸什么风雅,我也不是什么高雅之人,在下也是一俗人,只是这俗也要有个度,我还没有俗到喜欢二人转的地步,二人转的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俗,二人转只能说是低俗粗俗,甚至于可以说是下流的恶俗。在东北的小剧场中,二人转绝不像电视上看到的那样,虽然电视上看到的已经很不像样了,很多下流粗俗的东西充斥其中,二人转中的黄段子荤段子东北俗称“趔大膘”,其粗俗暴露不亚于脱衣舞,甚至还没有脱衣舞的美感。
二人转另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方是无耻,很多二人转演员本身就是以丑为美,以出卖自己的尊严职悦观众,在出卖自己尊严的同时,更会无耻地践踏别人的尊严,尤其是残疾人的尊严,赵本山的成名作是模仿盲人,很多二人转演员最拿手的就是模仿傻子、瘸子、弱智、口吃,不信的话你可以随便买一本二人转VCD,从头到尾几乎都是这些东西。
东北自古地广人稀,内地人大规模向东北移民还是民国初年的事,由于东北人口稀少资源丰富,虽然气候条件恶劣,但生存压力远没有中国的内陆省份大,这造就了东北人乐天风趣的一面,但同时东北人由于生存压力小,也远较中国内陆特别是南方省份的人懒散,再加上东北本身文化底蕴并不深厚,产生二人转这样的东西并不奇怪。实际上中国很多地方戏在出现之初都很粗俗低俗,以中国的国粹京剧来说,在进京之初经典之作也很少,不知经过多少文人雅士的锤炼,经过多少代京剧艺人的打磨才有今天的辉煌。
二人转做为一种地方戏,做为一个艺术门类,且不奢谈什么思想性艺术性,最起码的审美总该有点吧?可惜二人转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粗俗为通俗,以恶心为幽默,如果非要称其为艺术,二人转就是典型的审丑艺术,这种审丑艺术如今正在中国大行其道,相信在即将到来的新年联欢晚会上,这种以粗俗为通俗,以恶心为幽默的所谓小品和相声一定还是主角。
老子曾经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人们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与“恶”作了比较的缘故。人们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与“不善”作了比较的缘故,可如今中国在二人转的恶俗之风带领下,已经到了“天下皆以丑之为美,不知丑为何物”的地步了,相信总有一天会达到“天下皆以恶之为善,不知恶为何物”的程度。(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文正 : “忽悠大王” 赵本山的演出是狗挠门
晓路:赵本山,请不要耍弄观众
“蚁力神”巨塔崩塌  薄熙来赵本山浮出水面
杨宽兴:中国社会诚信危机与讲真话运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