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代女性─妈妈的故事

陈竹月

人气 13
标签: , ,

●现代妇女基金会2006年所举办家暴防治宣导活动,基金会董事长潘维纲(右二)、活动代言人电视主播李娜亚(中)与来宾共同举起保护伞。(中央社)

犹记小时候,妈妈常常告诉我:“真怨叹自己这辈子是女生,希望下辈子投胎不要再成为女身了。”

妈妈很认真的告诉我,传说佛教认为女生比男生多担了五百年的罪业,所以此世生为女身就是命苦,但愿来生投胎变成男子,就不需再受这么多苦了。

我看着母亲,心里实在不解:“为什么要变成男生呢?男生不能留长头发、不能化妆打扮、不能穿漂亮衣服,有什么好呢?我就愿意生成女生。”哪里知道妈妈说这话心理的遗憾。

油麻菜籽命的女性

母亲年轻时容貌秀丽,大大的眼睛灵活可爱,常被夸为“奥黛莉赫本”。但是所谓“水人歹命”;母亲打从出生就苦命。阿嬷生下母亲时,因为家境贫困,加上期待生子的愿望落空,见又是个女婴,就把刚出生的母亲送给了富裕但个性苛刻的养母。母亲小时候的辛苦实非我们所能想像。

养母未能善待她,打骂是少不了的;养父虽然较为疼爱,但是酗酒成性,喝醉酒后的诟骂殴打更是家常便饭。后来养父养母有了自己的孩子,母亲更不得宠,就在帮忙带一群小孩、承受养父母的责打中长大。

母亲天性聪明,小学都是班上第一名,儿时上学是她最快乐的事了。但是小学毕业后,养父母说什么也不让她继续升学,就要她去工作,帮忙家计。对于学校导师前来家里求情让她考国中、自己如何在一旁哭求想要上学的情景,母亲记忆犹新。但就如同她生命中许多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奢想而却绝无可能的机会一般,在养父母不为所动的情况下,母亲只有中断求学之路。凭着小学学历,伶俐的母亲靠着自学与观察,在西药房、服装店中担任职员,胜任有余。

“如果我是男生就好了”

或许是因为嫌恶女性如油麻菜籽般的命运,记忆以来,母亲永远都是短发裤装的帅气打扮。小时候妆扮我们四个姐妹,也常常是短发、裤装,把个“四千金”扮成了好似“四少爷”,并且老在告诉我们她的那些童年的故事时,以“如果我是男生就好了”一句话幽幽作结。

但是男生也不是事事都行。本来母亲以为结婚之后,就有了永久的依靠,然而我的父亲却不是一位可以仰赖终身的良人。即使母亲在长久忍受他的外遇、为他背负巨额的债务后,终于还是为了成全另一个女人与孩子的名分,选择了离婚。那个时候姊姊才刚上国中,我们三个妹妹都还在念小学。母亲就这样拖着四个孩子、一大笔债务,坚毅的借钱、标会、打工……好不容易还清债务,让我们一个个完成学业,直至成家立业。如今姊姊是工程师,妹妹在美国任会计师,而我是教师……。在许多人眼中,她比一般的男性还伟大。

另一种女性主义的典范

母亲这辈子的不幸,很大的程度是受到了传统重男轻女、以及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影响。我们上一代的女性,有许多人就是这样谦卑的、任劳任怨的牺牲自己,扛起了生命过于沉重的重担。但是何其有幸,母亲也依靠着伟大女性的美德,而熬过了这一切。如果说我们四个孩子能够平安长大,有了什么极其微小的成就,大半都要归于母亲的功劳。

曾经遇到一位主张激烈女权的学者,力言要“解放女性”、“解构母职”,“哺育孩子不是女人的责任”……。或许这是一种学术流派的主张,但是听着听着,总觉得不对。在历史上,在身边,就存在许许多多女性的典范,以女性独有的慈爱、默默关怀的力量,辅助男性刚强力量的不足,让这个社会更加温馨,更加进步。这也证明了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消弭两性不平等的关系,进而改变整个世界。

时代转变,如今的台湾不乏“愿为女儿身”的男性;上一代女性“愿为男儿身”的悲剧,或许是不会再重演了。然而在台湾与世界的各个角落,还有许多弱势、善良的人们,正受到无理的欺压或是迫害。唤起大家对这些事件的关注与正义感,正有待全体的努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佛家故事:释省常
佛家故事:打马多得早逝的教训
佛家故事:佛陀波利
吕佳的唯美艺术风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