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为灾民进行心理辅导的关键时刻

【大纪元5月21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严修报导)四川大地震第8天,官方公布的遇难人数超过4万人,受伤24万7千多人,500万人无家可归,余震还在持续。然而在继续抢险救灾的同时,灾难之后的“心理重建”也是刻不容缓的。专家认为,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这种创伤可能是1年、10年,甚至一辈子。

早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重灾区北川视察灾情的时候,曾叮嘱一位来自唐山的心理志愿者说,你们是来自唐山的,把你们唐山的抗震经验传递下去,要在这儿很好地为北川人民服务,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据广州的《南方都市报》星期二报导,由8名心理学专家和26心理专业志愿者组成的广州心理救援工作组星期一到都江堰、绵阳、新都、双流的各个学校。工作组专家俞东辉说,目前,灾区的孩子表现出两种心理问题,一类是教室没塌、没被压到的孩子,他们表现出很深的恐惧。另一类是失去父母或家人的孩子,他们极度悲伤,开始回避人际关系,不与别人进行任何交流。

德阳市医院心理咨询专家刘平,星期一接受香港有限电视的采访时说—

刘平:“创伤的经验是不断的,他不想去想,但是没办法,不断地想闯入里面,非常痛苦的,有的时候在梦里面,反复做恶梦,最严重的就是自杀。”

然而,过去一个星期的采访中,记者并没有从灾民的言谈中感觉到他们是非常痛苦和恐惧的,很多都表现的很坚强,很乐观。

来自山东的鞠博,地震发生的时候正好在映秀镇采访。星期二,仍然躺在病床上的鞠博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

鞠博:“地震的时候正在现场,我们正往回转,在路上。现在还不错,还没有死掉,我们被老乡救了。”

记者:“你很乐观。”

鞠博:“应该乐观吗,现在电视都在呼吁能够幸运生存下来的人,就应该乐观的走下去,给那些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人做一个榜样,我们要振作起来,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振作。”

香港的心理学家罗志华博士,将在本星期五去四川灾民提供心理辅导,他星期二接受本台采访时说,创伤后遗症,并不一定在灾难后马上出现—

罗志华:“这种创伤后遗症是过一段时间才有的,有些人是过7天、8天,还有一两个星期才发出,也不出奇,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所以不是立即有这个症状。”

创伤后遗症患者的并不只是那些真正的灾民,他们可能还包括那些救灾的军人和医护人员,前线的新闻工作者,甚至关心灾区人民的人。

罗志华博士说,年轻人比较容易康复,但是认知能力较强的小孩和老年人,需要更多的时间接受治疗才能康复。他说,要尽快开始为灾民提供心理治疗—

罗志华:“我想是要非常的快的,如果不治疗,他们睡眠、心理方面、精神方面,受到的压力是非常大,所以大概是差不多是7天、8天、10天,我们就要赶快进行这个治疗。”

然而,能够提供心理治疗的医护人员根本无法应付成千上万的患者。(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方便民众捐输赈灾  南投县府成立联系平台
四川震灾风水命理奇谈
祥鹤旅游团员  红十字搜救队  今返台
专家:震灾后30%人心理创伤将持续几十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