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增加沟通尊重多元 协助新移民子女融入生活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梁慧颖、黄自强台北二十五日电)地球村时代已来临,台湾跨国婚姻比例不断增加,不仅家庭型态趋多元化,新移民子女如何融入台湾社会,也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从文化观点分析,增加互动沟通及尊重多元文化发展,才能化解对新移民子女误缪的刻板印象,从而让新移民子女适应并产生文化认同。

根据教育部统计处九十六学年对国中及国小外籍配偶子女调查,外籍配偶子女的父亲或母亲的原生国籍以中国大陆最多,计三万七千人左右,约占百分之三十六,其次为越南籍,再次为印尼籍。

北市不少国小老师受访表示,这些外籍配偶都是台湾的新移民,特别是新移民子女,虽然绝大多数从小在台湾长大,但仍有部分新移民子女有适应不良的文化差异。

尽管父亲或母亲为新移民,但许多新移民子女对外籍家长的祖国文化背景的了解相当有限。国小六年级学生程薇静,尽管妈妈是印尼籍的新移民,对印尼印象仅只于“好吃的印尼菜”,遑论当地的风土民情;妈妈是中国籍的四年级学生史佩珊,也遭遇同样情形;至于一年级的小男生涂伟志则懂得一点儿越南家乡话,虽曾与妈妈同赴越南,但只有“就是一个好玩的地方”印象。

换句话说,这些新移民子女,虽拥有外籍妈妈,但从不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相较之下部分新移民子女仍存有适应不良的文化差异,如果分析可能原因,不少民间团体认为经济生活的现实条件不佳,以及学校同学及同侪团体不了解所产生的身份认同所致。

在经济生活方面,根据肯爱社会服务协会服务个案,曾有新移民子女在三岁前都在泰国生活,没想到到台湾后父母离异,由奶奶隔代教养,由于不懂中文,初期严重不适应台湾的生活,幸经全面介入辅导,才渐入佳境。

其次,也有学校同学及同侪团体囿于无知或不了解新移民子女原本的文化背景,对新移民子女冷嘲热讽,甚至私下欺负新移民子女等不当行径。有鉴于此,部分拥有新移民子女就学的台北市国小,均举办新移民及多元文化周,希望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尊重外籍配偶及子女,去除刻板印象。

因此,外籍配偶子女能否融入台湾社会,特别是在初期就学阶段的适应期中,除却社服团体或政府有关机关应主动介入并辅导部分经济生活或家庭结构属于弱势者外,创造新移民子女有利的生活与竞争条件,才能让新移民子女拥有阳光灿烂的生活。

尤其,各级学校应扮演积极辅导的关键角色,透过多元文化活动的举办,让学校的同学们了解文化的差异,并采尊重与多互动的立场,让新移民子女真正融入学校生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