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系列】威尔第的厄尔南尼和唐人街的生意经

谢田

人气 4

四月春假的时候,全家去了纽约曼哈顿的林肯中心,观看了威尔第(Verdi)的歌剧《厄尔南尼》(Ernani),是大都会歌剧院演的。这个根据维克多‧雨果小说改编的歌剧,是又一个交织着情与仇、爱与恨、权力角逐与人性善恶的典型西方歌剧。看着嫉妒之心和心头之恶是怎样摧毁了地位显赫的王公、这些人的国家、和他们自己的世界,不免让人扼腕感叹。

听完歌剧,全家人对谁唱的最好各执一词,有的喜欢男高音,有的喜欢女高音,有的不置可否。但最后我们一致同意,他们尽管都很优秀,都是大都会歌剧院的嘛,但看来都难望意大利男高音、歌王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的向背。据说帕瓦罗蒂1961年刚开始登台演出时,有人告诉他要抓紧时间,因为歌剧只有十年的寿命。显然,帕瓦罗蒂一个人,居然将歌剧的寿命延长了四十年。法国的一个文化部长也说,巴黎盖巴士底歌剧院时,人们都说部长疯了,歌剧已经死去,是帕瓦罗蒂把歌剧还给大众、让歌剧重生。

四十年过去了,帕瓦罗蒂也走了,歌剧还能不能继续呢﹖今年看神韵演出,其中男高音洪鸣的歌唱令人惊喜而震撼,私下里觉得其实力和潜力不亚于帕瓦罗蒂,以后他肯定是要脱颖而出、为世界广为认知的。

《厄尔南尼》是威尔第作品中发表年代较早的一个,但它在歌剧中的地位并不很高,远不如他的《茶花女》、《阿伊达》等作品那么知名。有的文艺批评家认为是这出戏太过凄凉、悲惨,让人们害怕、躲避。这看来好像很有几分道理。当注定了主人翁命运的号角被不可避免的吹响的时候,观众席上的人们都毛骨悚然,慨叹着仇恨的巨大的破坏性力量。


纽约曼哈顿中国城一角(Mario Tama/Getty Images)

话说回来,那天的歌剧晚上七点半开始,我们就盘算着六点半之前在附近吃晚饭,然后才去看戏。吃什么呢﹖林肯中心在曼哈顿上城,靠近中央公园的西南角。纽约的朋友推荐了曼哈顿唐人街的一家餐馆,而这家餐馆正好在剧院附近有家分店,我们就去了。他们的上海菜很不错,味道很地道。因为对菜很满意,离开纽约之前,我们又去他们在曼哈顿下城唐人街的本店,又品尝了一次。

本店和分店比较,菜式、味道都差不多,但价钱上分店比本店贵了四、五成。这也难怪,七大道、近中央公园那个地方,租金、地价肯定要比唐人街高很多。吃完饭买单的时候就琢磨,要想吃得地道、愉快、还不太破费,还得去唐人街的中餐馆,这应该也是许多外地去纽约的人们通常的想法。但遗憾的是,这个观念居然在看歌剧仅仅一个月之后,在目睹五月的一场街头闹剧之时,就发生了迅速的转变。

曼哈顿唐人街的餐馆老板,对那些在纽约街头经常举行的各种各样的游行,尤其是在中国城进行的游行,应该是无任欢迎,因为游行人士散去之后,都会饥肠辘辘的扎进上百家的中餐馆里,成为餐馆老板和雇员的衣食父母。

五月底在曼哈顿街头,退党中心举办的游行与过去三、四年的集会游行没有什么不同。但人们立即注意到,大量的地痞流氓夹杂在餐馆门前观看游行的大厨、掌杓、和洗碗的新移民之间﹔细心的人们观察到,一种被煽动的仇恨充斥在本来飘溢着菜香的街头﹔更细心人会注意到,和平表达意愿的几千名游行者在经受辱骂和嘲笑之后,游行结束时,没有像惯常那样有心情去中餐馆用餐,而是带着遗憾的心情离开了充满敌意和仇恨的唐人街。

这实在是很可惜,如果说一天丢掉五千人的生意,相信任何生意人都不会愿意见到,但现实中还真有人照此办理。对唐人街的新老移民们来说,餐馆是他们的饭碗,是什么东西在砸他们的饭碗呢﹖中国人的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要“和气生财”,要积德、不要损德,看来就是有人不相信,还有人在煽动仇恨,要别人也不相信祖先的古训。

美国主流社会的一般民众,本来就不喜欢中国城的脏和乱,只是因为实在太喜欢中国菜了,也喜欢文化的多样性,才会时不时的光顾那里。现在从政府到民间人们都知道了,唐人街是个排斥美国社会文明中最基本的自由权力,排斥信仰和意见不同的人士,吐口水、骂人、丢瓶子甚至暴力攻击横行的地方。从今以后,人们还会像以往那样愉快的光顾这里吗﹖

歌剧《厄尔南尼》告诉人们的,是仇恨巨大的、破坏性的力量﹔五月末那个星期天纽约唐人街那出丑陋的街头闹剧则提醒人们,仇恨和煽动仇恨,不光要人们付出道德上的代价,它还有物质上的成本。在邪恶的蛊惑之下,有人愣是把一本生意经给念错了、念歪了,这可不是美国社会华人之福。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市场营销系列】布拉格印象﹕经理作家和扔人到窗外的传统
【市场营销系列】韩国经理之夜遁与中国商人的抱团
【市场营销系列】河南南街村、沙俄波特金村、和地球中国村
【市场营销系列】奥运赞助商的嘀咕、两难、和心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