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莉:败相尽显的中国学术界

——博导篇

李安莉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8月21日讯】当今中国高校学术界,可谓百弊丛生,人间各种异相败相在教育界毫无遗漏。社会风气败坏,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人在高校有近十年的从教经验,亲历了高校专家、学者的种种所为,目视所极,当下体制内许多读书人的做人做事千疮百孔,目不忍睹。选取其中几个,和读者分享当下高校的规则和生态系统,看看那些生活于其间的人们是在怎样恶劣的人文环境下生存的。

1.老博导的女性偏好

东部沿海某城市的大学为国家综合性重点大学,该大学有几十个国家级重点研究所,上百个博士点。研究生院负责招生具体事宜,出台各种相关规定。一日,研究生院行文规定,一个博士点不能连续三年只招女生。

该规定据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解释,是因为某地质专业的老博导有招女生的偏好,历来只招女博士,即使报考的男生书面考试成绩再好,由博士导师自己把关的面试中,男生总是被报告说不符合要求。该博导据称有“名士风度”,不畏权贵,坚持“学术标准”。遇到没有女生报考,而只有男生报考的情况,该博士点即“没有符合录取要求的人,虽然没有招到学生,但宁缺毋滥”。考虑到该博导多次受到男性报考者“不公平投诉”,研究生院也考虑到其他相关传闻,故出台上述规定。

据说该博导继续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因地质专业报考者本来就少,而他又非女生不招,因此在他那个博士点连续两年没有招到“符合条件”的博士。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如果某博士点连续三年招不到学生,该学位点要被撤消。博士点意味着一个高校的学术和社会资源,意义重大。权衡利弊,研究生院讨论认为,理解老博导的性别偏好,于是第三年,撤消上述规定。老博导在当年也终于招到了“符合条件”的女学生。

2.学术权威的成功之道

某青年报考北京某高校某著名博导的博士研究生,考试成绩名列榜首。满心欢喜等录取通知。左等没有、右等没有,于是去找博导问。博导坦率地告诉他:“我从前不认识你,你的考试成绩是最好的,但我这里不能收你,实话对你说,我招生名额有限,我还有很多关系要照顾。”该考生愤然,感到受到羞辱,遂转到其他学校就学。二十年后对该专业有了更多了解,对该博导的评论是:“当初我报考他,羡慕他名气大,地位高,以为他学问好,人品好。这么多年了,看他写的最得意的文章也不过在高唱“和谐”社会,文章几乎看不出学术色彩,没有看出他对学科有什么积极贡献。”不过该博导虽然眼下退休,但仍然把持学术要职。据称该学科重要环节的掌门人几乎都是他的门生,共同的特点是回避研究社会具体、重大的现实问题,即使“做研究”,结论也和宣传部门保持高度一致,且刻苦经营人际圈子,能拿到各种国家级重点课题,社会资源比较丰富。政府机构也有一群他的门生,据博导自己声称凭他这些年来的表现,用他的学生比较安全。

不过像这位青年遇到的问题,各大学都有更好的办法避免了。因为,一个考生成绩出来了,成绩排名好,而又没有录取却没有正常理由,这个给外界看来实在不好看,所以,各高校把做法做了改进,即博导在给成绩时就把分数分配好,把最想招进来的考生给最高分。因为几乎没有人去查卷面,即使查,评阅人的标准通常其他人是不能质疑的,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学术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因此,有了下面这个故事。

3.学者的地位排名

某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意气风发,文章和著作甚丰,因为行政地位原因,多次被某大学相关专业邀请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经常在答辩的时候,向答辩人提出高难度问题,令答辩人饱收折磨而大快。遂也成为该专业博士生敬畏的“鬼门关”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

某一日,他宣称近期将不再准备参加博士生论文答辩,因为他本人也要准备参加该博士点的考试,希望成为这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由于研究生院某领导告诫他,既然要来考试,要少参加答辩,这样辈分全乱了。这样给博士评价是否合格的答辩人,加入了博士身份的竞争者。圈内人大多表示理解, 这位年轻的政界青年一旦到高校镀过金,仕途一定如虎添翼。也有人嗤鼻给博士戴帽的人自己来抢帽子,持这一看法的人被其他人看成妒嫉。

考试过后,成绩判出来了。结果却很有戏剧性。

通常,博导要招谁做学生,在专业课成绩上能看出先后顺序。尽管他报考的博士导师是他平时经常一起称兄道弟的好友学者,还经常和他并肩给博士做答辩委员,但他报考的博导批出的成绩顺序上,名列第一的是位做房地产生意的老板,和博导有密切的合作;名列第二的是一位省政府官员,和博导需要申请重大课题的部门有密切联系;名列第三的是博导从前的硕士;他本人排名第四。

根据学者本人的分析,他认为生意人忙,读书时间不会多;官员应酬多,应该学习时间也不多,他自诩也算学科里混迹多年,学科基本知识应该是知道比较多的。唯一可以和他PK学术知识的应是那位小硕士。但令他遗憾的是,小硕士是个女生,固而哀叹美女也比他排名靠前。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排在金钱、权力和美女之后,作为学者,他地位最低。固而,他觉得评分不公,愤然。他的结论是:学者在这个专业最没地位。

更具戏剧性的是,因青年学者报考的导师只争取到三个名额,青年学者名落孙山,没有考上。此后很久,青年学者拒绝出席到该校做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不过据说最近已变成中年学者的他官场受挫,人似乎豁达起来,开始重新接受博士答辩委员会成员的邀请。仍然可以在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言辞犀利,表情复杂地折磨那些申请博士学位的答辩人。

4.错位的学术之道

某教授年轻时花了好多年时间,搜集了大量证据,材料翔实地对近代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写了一篇论文。满心欢喜地寄给本学科的权威杂志。不久,编辑约见他,非常严肃地批评道:“你这文章不能算论文。”

他感到非常冤枉,问:“为什么?”

“因为你的文章有太多自己的新观点。”他愕然,做辩解说研究的科学精神,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切忌不加分析和选择,抄袭别人的结论,研究的精髓是要有新发现。

编辑答复说:“你研究的内容是遵义会议,这么重大的结论是你做的吗?只有政治局常委开会才能定啊。”

此事过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学术环境”里,研究结论其实早就定下来了。所谓的学者,要做的工作不是寻找真正的原因和结果,而是为那些结论寻找证据。尤其他所从事的近代史领域,有太多的历史结论,都是要政治局来开会定的,尽管许多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学术问题;尽管自己天天在读历史文献,而那些政治局委员天天在从政。要想写自己发现的东西,除非自己不想在高校混饭吃了。

5.变异的学术眼光

某博导穿梭于政界、商界和媒体界,苦于分身无术。

某学生需要毕业,将写好的论文交给他写评语。左等右等仍没有答复,答辩临近,再次催促。
于是第二天就拿到了评语和评分。

一看,被评为“优”,而且评语很高。

仔细一看,评语大意为:“该论文运用钱氏定律来分析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方法得当,研究论据翔实,研究结论科学,是一篇优秀论文。”

学生哭笑不得。向其它同学解释:“我在论文绪论里就写,钱氏定律分析城市化有问题,因为大家用它分析城市化得出了自相矛盾的结论,所以我的论文不采用钱氏定律来研究。”    

很明显,博导连文章的绪论都没有看懂,也许根本没有看。

但也看得出该博导相当有经验,只要把学生的评语和评分写高点,即使写错了学生也不会追究,落得自己安全,皆大欢喜。

6.异样的伦理观

上海某大学年轻博导,因嫖娼被公之于众。一时间,议论纷纷。亲耳听闻一群女性中年同行聚在一起议论,慨叹他如此年轻,资历堪称一流,只可惜行事太不够老到。

她们一致认为,该年轻博导实在应该改进他的做法。有趣的是,这些女性高校知识份子所提的改进方案是:“他应该在自己众多的女博士生中选一个,这样既不用花很多钱,还安全,因为学生一般不会告发老师,而且得传染病的概率小”。

高校女性高级知识份子宽容至此,令人慨叹社会变化巨大。所谓社会精英价值观尚且如此,真担心高校被培养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标准,当然,更要问问那些学校高层管理人士,其行为模式到底能是什么样子。

7.违背常理的教学内容

某年轻教师给学生教授社会阶层,举例说明社会上有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在生活,比如人们采用的交通工具,有人出行用专用的轿车、飞机,有人自己开自己付油费的小轿车,有人依赖公共交通,有人用脚踩自行车,有人则要靠腿走路,等等。这些人是由许多相似特征的人构成的。因此,社会上是有不同类型的人,可以按照一些显性的特征观察得到。

课后,听课的一老教授认为这课有严重的政治问题,来找这位年轻的教师,满脸严肃地和她谈:“你怎么能说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呢?我教了一辈子马列原理,做了一辈子政治教师,我教的可都是人人平等啊。”

尽管这位老教授和年轻教师完全不是一个学科的,所受的学科训练也完全不同,而且在年轻教师看来,老教授的知识存在明显的违背常理的方面。但很明显,辩解只会使自己处境更为不利,因为对年轻教师学术能力的判断权在老教授手上。

高校由这样一批学术权威把持着。

8.学位点的非学科因素

某著名高校一学科点经过很多准备,拟申报一新学科点,除花费巨资从海内外引进人才,请客送礼做公关外,写书写文章也下了不少功夫。申报前可谓高手云集,意气风发,志在必得。

唯一不足的是新学科点的组织人曾与该学科国家学术委员会委员“有深仇大恨”。该委员对该新增博士点拥有决策权。据称,那位委员下手不力,过招多次,屈辱偏多。但这次情况就不同了。

学科点最后没有通过。虽然外行人有点意外,也有人鸣冤叫屈,但也是可以预期的结果之一。因为圈里人的理解是,尽管申报的人马实力雄厚,但上层关节打不通,有学科理想也得打水漂。

更大的意外来自于,这个学科的点被批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那个学校的申请人马一共只有两人,而且还是外行,没有什么资历也没有什么研究成果。但很显眼的是,两个人中的一个曾经是那个著名高校新学科点组织人刚毕业的学生。

这个结果意味着一个巨大的羞辱:著名高校的老师,水平比他的学生差,比那个差些的学校实力还更差。

过后有人点评:“博士点是按照关系亲疏分配的,那个人不自量力啊,他怎么可能拿到,更何况,他已经被上面认定为“政治上用起来不可靠的人”,他还想要什么结果呢。”

读书人在中国历代被看成有学问有知识的人,受到老百姓的尊敬。如果读过书而言行举止有失道体,将被世人耻笑甚至唾弃。在现在中国大陆的高等学府里,通常人们觉得这里应该有一群受过很多年教育,读过很多斯文的书的人,应该是那些站在讲台前的教师,而教师等级体系中的教授、博导当为最高学问、涵养和各方面行为的典范了。他们占据高校教学和学术的至高点,其为人行事将影响深远。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其间人格的变异和扭曲,却凸现了当今教育界的礼崩乐坏。中国教育何处去,在这样败坏堕落的学术环境影响下,会培养出什么样的社会成员。哀哉!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吴惠林:第二十五章 最适自然资源使用量的决定
吴惠林:第二十四章 排斥“黑板经济学”的学者
吴惠林:第二十三章 工作伦理与劳动供给原理
吴惠林:好一本精彩的“利息历史论评”大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