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31名乙肝病毒携带学生被退回家

标签:

【大纪元10月21日讯】9月8日,周西平在中铁二十局技校入学体检中查出乙肝“小三阳”而被校方“退回家”。在社会潮水般的声讨声中,他被召回学校,要求做DNA乙肝多聚霉定量检查,结果是,他体内的病毒指标超出标准值。他再次被认定具有传染性,仍旧被学校“退回家”。周西平最终决定放弃,不再上学读书了。

据潇湘晨报报道,除周西平外,在该所学校公开的信息中显示,还有另外30名学生在渭南医院也被检出为乙肝病毒携带,一并被学校退回家。目前的现实是,一旦受到学校的“劝退休学”,意味着这31名学生将永久性地失去读书的机会。

周永龙是周西平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辞掉工作,决定当日从广州市返回陕西老家商洛。让这位父亲担忧的是,如果儿子像他一样仅读个高中毕业,将来恐怕很难找到好一点的工作。这种感受,此时也在煎熬着另外30个孩子的父母。

2009年8月21日,刚念完高中的周西平从母亲手中接过学费后,独自从商洛家中来到渭南的这所学校,进入这所国有技工学校学习机械驾驶,这是17岁的他这几个月来最值得兴奋的事情。入学10天后军训结束,随后便是新生入学体检。体检几天后的9月8日,技工学校机械驾驶高级班的刘励突然发现,周西平没来上课。

这对周西平来说无疑是非常例外的。“我们认识只有10多天,但总在一起,他说他的理想是学会机械驾驶,然后筹钱买台挖掘机,自己在商洛的工地上做老板,自己为自己打工。”刘说,周非常想改变父亲外出打工的命运。

此时的周西平,刚接到学校指令,必须“立即离开学校”。在入学体检时,他被检查出乙肝小三阳。

周永龙来到学校,希望找到校方交涉。在操场他遇到谢瑞的父亲谢成凯和艾国华的父亲艾兆祥的。谢成凯来自四川宜宾,艾兆祥来自安徽宿州。与周西平的经历相同的是,10岁发现体内携带乙肝病毒的谢瑞和14岁发现乙肝病毒携带的艾国华,之前从未受到过学校“拒绝收留”的遭遇。9月10日,他们都赶到学校来安慰孩子,却发现孩子不愿意接近他们。

谢瑞关了手机,躲到渭南市区的一间网吧一天一夜没有出来。艾国华一直在床上,面朝墙壁,无论谁来劝说都不起床,父亲去拉扯他时甚至要打人。

从9月8日到9月12日,20多名携带乙肝病毒的学生家长陆续赶到学校,与校方谈判,期望得到“可以让孩子继续留校读书”的结果,哪怕是签订“不跟其他学生接触”的协议。但这一谈判并不成功。

但是家长与校方的交涉并没有在9月12日止步。

学校的态度是明确的,“学生一旦查出有传染性疾病,必须先回家,不得再在学校与其他学生接触。要乙肝病毒携带者休学,学校是有惯例的。”中铁二十局技校学生科副科长汪海涛对本报记者说,这样做也是为了其他学生,不得已而为之,以前学校要求乙肝病毒携带者离校都没有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周西平回到商洛后,将自己关在房里不愿出来见人,除了他最好的伙伴周黎明。周永龙和谢成凯、艾兆祥等人在渭南市廉价的旅馆里住了下来,每天都到学校去讨说法,所交涉的内容无疑是“孩子是你们主动招进来的,不是我们送进来的,你们不能想不要了就不要了”。

一些学生家长从渭南市的报摊收购9月11日的陕西某报,在这份报纸上,31个孩子的事情被报道成“被学校强制退学”。他们准备将这些收集来的报纸寄往全国各地,以得到声援。“如果没有这样的入学体检,谁知道我的孩子有乙肝?”“他们怎么可以把孩子的这些隐私曝露出来?”家长更担心学校的做法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心灵创伤。

“肝胆相照”网最早开始向技工学校发难。有人准备联合部分人起诉中铁二十局技工学校校长,“把校长送上法庭”声浪逐日高涨。有家长开始走第三条道路维护孩子的权益。他让远在上海的一个亲戚发帖。9月16日21点46分,这个题为“对陕西31名孩子解救时间表”的帖子在网上发布。

周永龙没有参与这些。他一方面需要不停跟学校领导保持联系,以便第一时间知道孩子是否还有读书的机会,另一面还要不断联系外界,让孩子远离这场暗战而不受到伤害。他决定找亲戚帮忙,将周西平弄到第三地平静地“休学”。

中国是乙肝大国。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球感染人数的1/3。过去的认识是,只要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健康人与之接触随时都有传染的可能。而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传播途径只有血液、母婴和性传播。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副科长夏雪芹说,几个月前他参加的一次乙肝研讨对话会上,一位老医学专家与一位网民围绕普通接触是否传染乙肝的问题激烈交锋,而前者始终认为普通接触可以传染。

包括谢成凯和周兆祥在内的许多父亲都没有被儿子传染,他们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周永龙说,跟周西平在一起的同学至今也没一个被传染过。“认识乙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剔除歧视是另一个漫长的过程。”夏雪芹说。

技工学校受到空前的压力。9月17日,学校在网上发表“特别公告”,对强制退学说法做了辩解,“学校采取的是‘让患病学生休学回家治疗、保留学籍、待病情相对稳定返校继续就读’的办法,而非流传的‘强制退学’”,并表示“经咨询相关专家,并充分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同时考虑学生本人及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经研究决定电话通知因此事办理休(退)学手续的学生返校,作DNA乙肝多聚霉定量检测,如确定在正常值范围内,可继续就读;如结果异常,可劝其休学继续治疗,学校保留其学籍,待临床治愈后,返校就读”。

几天后,3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重聚渭南,他们被带到市疾控中心做DNA乙肝多聚霉定量检测。一天后,检测结果出来,13名学生的检测结果被认为超标,还是不能入学,这其中也包括周西平、谢瑞和艾国华三人。他们被学校要求“回家疗养”,“到达标为止才能回校”。

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病毒的数量与复制速度决定病人传染的危险程度。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副科长夏雪芹对本报记者说,以往的大三阳小三阳是对乙肝病毒的定性,只表明此人是否有乙肝病毒,而DNA检测能看清楚体内的病毒数量与复制速度。

夏雪芹所说的病毒数量与复制速度,其衡量标准就是如今还不太常用在乙肝病毒携带者身上的“DNA乙肝多聚霉定量检测”。记者查询到,这种检测在国内通用的医学判断标准是“≦1.00E+003拷贝/毫升”,它解释为“病人体内每毫升血液中少于1.00×10的3次方个乙肝病毒”,意味着“人体内病毒不活跃,复制水平很低,传染性不强”。超过这个值,乙肝病毒携带者被认为是危险的传染源。

但周西平的指标是“3.06E+006拷贝/毫升”,谢瑞和艾国华两人均超过10的4次方,13人中最高的为马姓学生,他体内指标为“5.37E+006拷贝/毫升”。在汪海涛出具的这些学生的检测图纸上,一条黑色的线如山丘一样高高隆起,“这根线表明病毒携带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病毒。”汪海涛解释说,“学校要维护稳定,就无法让他们继续留下来。”

检测DNA的做法再次掀起悍然大波。网上出现指责学校不道德的声音:“明明知道有些人的体内是有传染性的,但只要不通过血液和性的接触,就没有传染的可能性,为什么还要做定量检测,让孩子们受到新的心灵创伤,让外界对他们产生更多的歧视?”针对学校的特别公告中所说的“待临床治愈后,返校就读”,肝胆相照网的评论是“这是鬼扯嘛,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DNA都是超标的”。

令周永龙等最担心的是,学校会将孩子的这种定量检测结果公之于众,以便推托自己的责任,不过学校始终没有那样做。汪海涛对本报记者说,学生回家疗养,保留学籍三年。“对于乙肝这种得一次而终身难痊愈的病来说,三年时间可能不够。”夏雪芹说。

2007年8月底,云南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在对新生进行乙肝体检之后,令74名被检出乙肝阳性的新生退学。这些学生均属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日常接触不会传染,也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然而,校方仍坚决拒绝这些学生入学。2008年11月17日,被退学的74名学生起诉学校一案审结,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法院判决云南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于判决生效后5日内继续履行与原告间的教育服务合同”。

中铁二十局技工学校并没有遭到退学学生的激烈抗争。13位学生的亲人都选择带孩子默默离开渭南。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近九成乙肝患者不敢公开病情恐受歧视
两千多乙肝携带者吁温家宝重视其就业权利
呼吁勿剥夺一亿乙肝人群受教育权利,2040人联名致信温家宝
中国半数乙肝患者治疗不规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