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乱砍人 伤人伤己

林丽美:企业老板 请修裁员智慧学

林丽美

人气 16

【大纪元2月21日讯】 今年以来,企业裁员的声明,与员工的哀嚎交织,传遍各个角落。不幸的是,经济复苏的能见度,还是低到无法判读,企业界裁员与政府抢救经济,如果错估情势,滥用资源、或误杀公司的“明日之星”,都将影响国家与企业的竞争力。

裁员黑潮 还未到来

美国企业在一月底的一礼拜中,先进动力系统集团〈Caterpillar〉、Corus集团、家得宝〈Home Depot〉、ING银行、Pfizer药厂and Sprint Nextel电信这几家公司,宣布裁员数就以万计。老实的商人会招认││“最坏的日子,才开始。”裁员的黑潮,还没来到呢!

“国际劳工组织”最近做了一个全球失业人口的概算,以一九九一年以后经济最糟时对失业率的影响做基准││如果“已开发国家”的经济,处于这段时间的最坏情形、而“开发中国家”只处于最坏情形的一半,今年全球失业率,将会上扬至七.一%,也就是失业人口会增加二亿三千万人。这个数字在○七年,才只有一亿七千九百万人。

这比原本国际劳工组织的预估值,要糟多了。原来,今年全球的预期失业率,只比○八年的六%,增加○.一%〈至六.一%〉,可是那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会”十一月全球经济成长二.二%的预估值,所得到的结论;没有想到,一月底“国际货币基金会”最新的报告出炉,预期今年全球的经济成长率,将下探至○.五%。

经济陷入空前的大灾难,商人和政客的立场,有时一致,有时对立。政客所想的是如何降低失业率,稳定社会,以免丧失选票,不断呼吁企业不应“短视”裁员,甚至还要企业表态││“我们是不裁员企业”。而此时此刻,商人的第一优先考量,是如何让公司先存活下来;该不该裁员,已经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如何做,才可以让公司活着,将来还可以在商场上取得上风的优势。

由于景气的能见度低,不少公司一波接一波的裁员,像Caterpillar宣布裁员一万五千人之后,发现景气比想像中更难缠,最近才又宣布第二波裁员五千人。但是一家人力派遣公司“挑战者”,发现虽然有五○%以上的公司裁员,“但也有一半的老板,避免裁员。”不过一家公司既不裁员,又没有推出降低劳力成本如减薪、缩短上班时数或无薪休假的创意作法,恐怕会面临更糟的状况。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就迫不及待呼吁美国民众与企业共体时艰,“如果企业不减少上班时间,你就要多一位朋友,失去工作。”他率先讨伐“企业肥猫”,在华府推行“薪资冻结运动”,华府有一百名年薪超过十万美元的员工,即日起,薪水暂时冻结调整。汽车出租公司Avis、卖咖啡的星巴克以及网路公司雅虎都跟进,宣布冻结今年的薪水。

留下谁? 考验老板智慧

有些公司以静制动,在还不知景气风向之前,暂时观望,不想跟进裁员,或者甚至想办法留住一些未来需要的人才。一位企业老板说:“在有限的空间中,我们要决定,到底要留谁?要如何激励留下的人,让他们好好发挥潜能?”有些公司可能弄巧成拙,硬要员工分摊经营痛苦,结果反而搞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带着“恐惧”上班的员工,怎么可能会有好的表现?

经济不景气,有时也给企业一个很好人力资源重整的机会,因为好光景时,没有借口裁员,很难叫不称职的员工离开。对于这一类“聪明”的老板,专家也给他们一点意见,建议他们不要一下进行太猛烈的企业减肥,以免“连油带肉”都减掉了;企业减肥的“黄金比率”,是不超过一○%,否则会影响日后的竞争力。网路泡沫初期,有些专业性服务公司,裁员裁得太凶,尤其是从中、低阶层员工下手,没有想到景气很快就复苏,这些公司措手不及,甚至连懂得如何写征人启事的员工都缺阙,只好破例以更高的薪水,将已被裁的员工再找回来。

公司老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陈腔滥调│“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在不景气时才见真章,也显示不少公司从没有认真思考过“人才策略”。高明的老板,懂得逆势操作的原则,趁经济欲振乏力、人力的“买方市场”时,进场采购,以不错的价格,挑得一方之选,以备未来之用。

用年资评断 恐砍杀明日之星

裁员风潮中,常有一些迷思,有些公司的裁员策略,是“后进,先出”,以年资为优先顺序,先裁掉最资浅的员工,再依序往后移动。专家认为,用年资做为裁员的依据,很容易错杀“明日之星”,造成扼腕之痛。像微软、甲骨文等天王巨星,都是因不景气而自行出来创业成功的案例。

更要命的是,有些公司采取“优离、优退”方案,经常造成反淘汰,一些不愁没有出路的好手,通常会第一个报名优退,拿一笔优退奖金,再到别家公司上班;留下来的反而不见得都是公司未来所需要的人才。专家建议,在经济不景气之际,企业应该更要认清楚│那一种人才,才是公司未来最需要的,应该反过来设法特别留住这些人才对。

──原载《TaiwanNews财经文化周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林丽美:小小背包客 玩出大事业
林丽美:战胜不景气 还是要争气
林丽美:观景气风向 定投资策略
林丽美:科技业终将重振雄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