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今天的台湾英雄:黄鼎松深耕原住民文化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15日电)年逾70的客家文史专家黄鼎松,为客家与原住民子弟编写乡土教材,又编写苗栗县志与乡志,办原住民部落大学,因为他深信,“族群融合团结,才能让台湾破除巨浪,顺利向前行”。

泰雅原住民族聚居的苗栗县泰安乡,近年编成一套乡志,将泰雅文化全记录,去年底出版,总编辑就是黄鼎松。泰安乡长柯武勇满意的说,台湾有编志书的原住民乡镇,以泰安乡志最令人满意。

黄鼎松说,泰安乡志特别以泰雅族从新竹后山尖石与五峰外移的迁移历史做主轴,兼及文化、传统器物、祖灵信仰民俗活动、成年礼纹面等特色保存,其中纹面已成国宝,因此努力搜集黑白照片,希望让泰雅族后代了解祖先文化源流,达到志书的目的。

虽然是客家汉人,但黄鼎松觉得自己是半个原住民,这个故事要回溯到半个世纪前。

民国47年,他从台中师范学校毕业,到泰安乡清安国小任教。喜欢登山的他,一放假就往山区跑,开始接触原住民,发觉原住民学生很多超龄,因家长贫苦不给上学,他还替几位特穷学生缴代办费,晚上还到部落教成人原住民认字,很快就与纯朴的原住民称兄道弟。调回苗栗市任教后,彼此仍常有来往。

民国60年代他任教于国中,发现史地教材没有本乡本土题材,于是主动撰写补充教材,学生也学得很有兴趣。国中生毕业旅行时,他不带学生到游乐区,而是走访有历史意义的乡里古迹,学生直说比游乐区好玩。

民国70年代,客家杂志“中原周刊”邀请黄鼎松为“地方客家风物”专栏主笔,每周一篇,长达6年。他说,这段经历把他带进苗栗丰富自然景观、民俗与史迹文物的宽广殿堂,为他以后投入文史研究打下厚实根基。

民国83年他应苗栗县府之邀,编写泰安乡乡土教材,泰雅族16个部落全部走透透。民国88年担任苗栗社区大学执行长,成立苗栗县乡土文化学会,推动客家文化保存。民国90年在泰雅族泰安乡、赛夏族南庄乡兼办苗栗县部落大学,共办了3年,开设70几门课程。

黄鼎松说,当时是921震灾重建后,政府开始辅导社区产业,泰安乡观光产业正开始,部落大学课程从基础电脑、医疗常识到农作物栽培、民宿管理、咖啡烘焙冲泡、家乡导览、编织雕刻艺能等,还辅导报考导游、餐饮业证照,使原住民懂得推销家乡。

透过部落大学的成人教育,黄鼎松说,原住民朋友提升生活技能及与人沟通的技巧,也从根本改善生活,甚至使不少原住民朋友改掉酗酒恶习,努力经营餐饮业。

不过,部落大学开创初期困难重重,黄鼎松表示,原住民部落非常分散,常因天候不好或晚上交通不便,1、20人报名的课程,只有3、5人上课,出席率很低,他最后决定把课程直接送到部落。

为了到部落上课,黄鼎松有一次在山区开车,前面不远处突然大落石,相差只有20秒,差点“英灵”永留深山。朋友知道后都说他做的是卖命工作,但他想到只要原住民肯上课学习,什么辛苦都值得。

黄鼎松认为,台湾是多元族群的国家,苗栗是个缩影,闽南、客家、原住民都有,还有近年的外籍新住民,大家都是生命共同体,台湾要族群融合,才能共同突破各种困境。980515

“今天的台湾英雄”专栏部落格网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