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移民现返乡潮 美未来将面临人材荒

标签:

【大纪元7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黄凯熙编译)《商业周刊》(Business)报导受美国移民法的限制,越来越多技术移民觉得在职场和学术领域的发展受到阻碍,因而选择返回母国发展,加上近来美国失业率高涨,缺乏工作机会,迫使更多的技术移民返乡。据专家估计,这股返乡潮在过去20年间有10万人返回中国及印度,在未来5年间可能有20万来自这两个国家的技术人员离开美国。他们担心,一旦美国经济复苏,雇主将难以找到合格的科技人材,对各州及地方政府将会造成税收损失。

来自印度新德里的甘加里当初看好美国是个能满足他追逐前途梦想的国家,而在十年前移民到美国的典型技术移民者。他于2005年获得了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的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在移居美国的十年中,除了完成学业外,甘加里也成为探索电子量子性能,以开发新一代电子设备的学科--称为自旋电子学(spintronics)领域的专家。他也曾任职于半导体和数家晶片公司,其中更不乏全球知名的大厂。

不过,现年32岁的甘加里却打算在今年夏天返回印度居住。他已经接受位于孟买(Bombay)的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电机系教授一职。虽然新工作的薪水大约只有他在私人企业工作时的六分之一。但是这份工作让他感到较有保障,也让他能自由的探索自己想要从事的专业研究。

甘加里是许多在美国经济呈现衰退现象后,计划返乡的技术移民之一。由于美国失业率攀升,工作机会大幅缩减,美国境内限制移民的声浪不断扩大。不少人认为大批的移民,会剥夺美国人民的工作权,而呼吁美国人应该拥有工作优先权。

目前这个烫手问题,已经影响到像甘巴里这种受高等教育的技术移民者身上。当这些高收入的人,不断的从美国的经济体系中流失时,自联邦到地方政府的税收也会相对的减少。

奥巴马政府表示,将在今年底以前,推动全面的新移民改革政策。不过,目前还不确定新改革政策,是否会通过任何新法案,以及是否会影响技术移民条款。然而,悬而未解的最关键问题是,如何定义“技术”移民。

美国参议院移民委员会主席舒默(Charles Schumer)在六月时表示,新移民政策将会针对:“激励世上最优秀和最有前途的人才移民到美国,以创造新科技和企业远景;但必须遏止企业利用移民法规漏洞,变相取得暂时性的廉价劳力。”

虽然政客们信誓旦旦要改革移民法案,但长久以来一直是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许多移民已经失去等候的耐性。33岁的软体工程师卡皮尔在2001年加入IBM,希望能获得绿卡,成立自己的公司。虽然IBM已经在2004年为他申请绿卡,但他还未获得绿卡。受移民法的限制,不同国家每年只有9,800绿卡的配额,这对来自中国及印度的移民而言,他们可能必须等上10年。

卡皮尔开发出一种网路工作蒐寻技术,能够利用社交网路(social networks)找工作。他已经等的不耐烦了,想要创立自己的公司,但如果他离开IBM,他的绿卡申请就作废。不仅于此,依照现行移民法规定,他在IBM内部还不得升迁,否则绿卡申请也得重来。他已经考虑回印度设立公司。

许多经济学家表示,科技和科学界的顶尖人才流失,可能降低职场素质和复苏趋势。因为美国许多技术移民者,经常在此自创公司,或在科技领域上有重大的突破发展,甚至为整体经济创造新的工作机会。

“移民企业家精神”报告的作者之一、维吉尼亚州阿灵顿的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公共政策系教授哈特说:“这是件重要的事,美国需能吸引这些能刺激科技创新及经济成长的人。”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 教授暨哈佛研究员韦德瓦在一研究报告中指出:72%返回中国的移民者表示,他们觉得自己的专长在中国能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而56%返回印度的移民,也有同样的观点。他估计,在未来的五年内,大约有20万名来自中国和印度的技术移民返回他们的出生地;而在过去20年中,仅有10万名移民选择重返家园。

韦德瓦表示:“我们仍在衰退中,目前有足够的技术人材。但长期而言,这个趋势会对美国造成难以想像的伤害。”此外,失去优秀的技术人材将增加其它国家的竞争力,“下一个Google、微软或苹果可能设立在其它国家。”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英国高技术移民4年可申请永久居留
加移民部长:技术移民审核一年完成
美H-1B未满额 技术移民生产力超值
料失业率大幅上升 澳再次削减技术移民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