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经验缺 北汽幸亏没买成欧宝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8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张东光编译)北京汽车竞购通用旗下的欧宝汽车(OPel)被拒于门外,希望借助欧宝知名度扩大中国市占率,并取得燃料电池和油电混合的关键推进技术的愿望双双落空。规模远大于北汽的上海汽车当年并购双龙汽车也是意气风发,但最终被并公司却以倒闭收场。上汽的前车之鉴不远,北汽未能吞并欧宝,或许是因祸得福。

据商业周刊近日报导,全中国最大的上海汽车在2004年砸下5亿美元购买韩国双龙汽车(Ssangyong Motor)51%股权。照理说,双龙汽车仅是一家小车厂,而且韩国也邻近中国,有地缘之便,应能产生不错的综效。但结果是,双龙汽车在年初惊传倒闭,导致上汽血本无归,更导致上汽对于这次欧宝汽车的并购案始终兴趣缺缺。

商业周刊进一步分析,从历史经验看,并购绝非增加企业价值的万灵丹,国内并购如此,跨国并购更是如此。对于北汽想要吞并欧宝,其实在决策过程中至少以下四点有欠考虑。

第一点,北汽至今毫无国内外的并购经验,企业组织文化与员工能力并未准备就绪。

第二点,尽管北汽在国内与戴姆勒以及现代汽车有合资设厂的经验,但对跨国购并后的全球营运一无所知,除了在文化上、语言上、政治上的差异性必须克服外,也必须充分掌握并满足不同市场之客户群的需求,挑战难度颇高。

第三点,北汽吞并欧宝是以小吃大。欧宝年销售150万辆汽车,全球市占率2%,但北汽即使加上国内合资厂的产能,规模也不及欧宝的三分之二。北汽在规模、品牌声誉与研发技术上都不如人,如何领导欧宝的团队,颇令人质疑。

第四点,北汽宣称,并购欧宝汽车主要目的为减少欧宝的人力负担,并将欧宝的技术带回中国。由于这是不友善的并购,势必引起欧宝员工的反弹,也将导致技术转移的时间拖上好几年。此外,若真想买研发技术,还有其它廉价的方式,根本无须花费庞大的资金购买整厂。而欧宝的品牌,似乎对中国的市场吸引力也不大,意图藉欧宝增加市占率的想法也不一定奏效。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德欧宝汽车 免去破产命运
分析师:欧宝躲过一劫  终究难逃破产命运
德国商报:通用和欧宝寻求新买主
中国北汽舍本投入德国欧宝争夺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