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阿梅:老鼠看糧倉指南

阿梅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3月26日訊】

中紀委又發出了一個什么通知,規定省和地區一級的領導干部配偶及子女不准經營5個行當:房地產業,廣告業,律師業,娛樂業,以及“其他可能与公共利益發生衝突的經商辦企業活動”。

也難怪中紀委成為中國人手最緊缺、工作最繁忙的机构。在胡耀邦當政時,中紀委就發出過這樣的通知或者規定。早子陽在總書記任上時,中紀委也沒閑著,這种通知也下發過。“六四”剛過,中紀委馬上就來了個更嚴格的規定。高舉反腐敗大旗的江澤民哪能人后,十几年中,這類規定作了几回,恐怕連中紀委也記不得了。要不然,它何以又出台了這种勞什子通知,規定這規定那的呢?

當然,中紀委肯定有其自己的想法:腐敗這么嚴重,哪能閑著呀!但是,即使別人不知道,中紀委還不清楚:槍口頂住腦殼都沒用,這种通知真能頂個屁用?要是中紀委通知那些腐敗成性的大小官員們“別腐敗了”,他們就能即刻成佛的話,那中國的腐敗還不早就有像恐龍一樣滅絕了!

說到底,反腐敗,有兩個問題不可回避:一是動力,二是成本。

所謂動力,就是反腐敗的那些人或者机构為什么要反腐敗、為什么愿意反腐敗。克林頓前開門的拉鎖沒拉嚴實,馬上有人弄他個臊味四溢。什么人對此樂此不疲?數來數去,共和党人士居多。為什么?正義、道德、政治操守等等先不必說了。要說動力,無非是為了証明“你不行,我行”,好讓本党人士入主白宮。這种動力似乎是基于私欲。但是,入主白宮比的是誰的德行好,而非相反,私欲在此成了盡可能“行善”、至少也是表現善的動力,所以,私欲沒什么不好。這是因為私欲有了政治、道德等一系列規則的規范。

動力問題解決好了,反腐敗的成本也就可以最小化。把人在政治上的最大私欲──掌握國家政權,用于促進國家政治的清明与公正,這种允許私欲用于“公益”的規則難道不是最好的制度化安排嗎?這里,沒有道德說教,沒有什么“党的生死存亡”之類的咒語,也沒有那种“反腐標兵”式的精神、金錢或物質的獎勵,只是在無窮私欲的作用下,台下的人盯著台上人的一舉一動。台上的人稍有不軌,台下的人便馬上訴諸既定制度,并取而代之;當然代之的不僅僅是權位,還有被監視的角色……這种利用個人或政党私欲來反腐敗的做法,堪稱是成本最小的做法。

由是,中共的腐敗,不在于其也有私欲,而在于沒有一個規范這种私欲的制度,在于沒有允許利用其他人的私欲來抑制中共的私欲的机制。其實,中共未必不曉得動力与成本的問題。但是,受限于“反腐敗亡党,不反腐敗亡國”的悖反,中共根本無法解決反腐敗的動力与成本問題。讓中共自己監督自己,讓中共自己反自己的腐敗,那不就等于讓老鼠看糧倉嗎!

實際上,從事哪种職業和腐敗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就說中紀委此次通知,前四种行業中,哪一個是“与公共利益發生衝突”的行業?再者,在大陸,這几种行業早已不是干部子女最青睞的行業了。把中紀委以前列出的“禁入”行業排出來,怕是也有十數种了。不過,循著中紀委的通知或規定,倒是可以知道什么行業有暴利可圖,什么行業已經不賺錢了。這無异給那些碩鼠標明了哪些糧倉還有糧食,哪些糧倉已經被掏空了。

因此,說中紀委的通知不啻老鼠看糧倉指南,恐怕并不為過。

(大紀元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我的意見


    相關文章
    

  • 內情人士透露沈陽“馬向東案”內幕 (3/27/2001)    
  • 沈陽中院報告不通過案點評:貧富懸殊 民意難違 (3/27/2001)    
  • 評論:誰放走了4000多名貪污賄賂嫌疑人 (3/27/2001)    
  • 汕頭走私:比遠華案更大的腐敗案 (3/26/2001)    
  • 郭羅基:取消一党專權 (3/25/2001)    
  • 大陸貪污腐敗 一年損失一兆 (3/24/2001)    
  • 關注反腐敗的民運人士安均的命運 (3/23/2001)    
  • 公月:當代紅色中國的黑社會 (3/23/2001)    
  • 腐敗每年使俄羅斯損失150億美元 (3/23/2001)    
  • “中國特色”洗錢–使腐敗合法化的黑暗內幕 (3/23/2001)    
  • 成克杰洗錢花了一千万–警惕腐敗分子新招 (3/23/2001)    
  • 胡鞍鋼:腐敗每年糟蹋國家一万億 (3/23/2001)    
  • 凌鋒:申辦奧運和中國人權 (3/22/2001)    
  • 官員腐敗 中共惊呼事關生死存亡 (3/22/2001)    
  • 蔣艷萍公審第二天引出“家族腐敗”話題 (3/22/2001)    
  • 中國老百姓眼中的腐敗与反腐敗 (3/22/2001)    
  • 黎俊:阿房宮的故事 (3/21/2001)    
  • 魏京生: 中國進入動蕩歲月 (3/21/2001)    
  • 李怡:主人辭職 (3/20/2001)
  • 相關新聞
    李怡:主人辭職
    魏京生: 中國進入動蕩歲月
    黎俊:阿房宮的故事
    中國老百姓眼中的腐敗与反腐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