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領袖勤健身 運動習慣各有千秋

人氣 10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8日訊】中國時報報導,為保持活力與身材,放棄美食、勤加運動似乎是當今稱職領袖的宿命。在美國,現年五十四歲的布什總統固定在健身房利用健身器材及跑步機強身,他進行的重量訓練包括坐姿推舉、擴胸與擴背運動,使用的是七十公斤的選擇片。另外他每週慢跑四次,可在七分卅秒跑完一英里。連華盛頓一家健身俱樂部的助理經理海頓都對他刮目相看,表示:「他跑得比我足球球友還要快。」

以前的領袖好美食又不愛運動,因此噸位頗具份量,其中德國前總理柯爾以及數名蘇聯領袖人的中廣身材至今讓人印象深刻,當今領袖和他們相比,似乎瘦了一大圈。

四十七歲的英國首相布萊爾說:「我現在的身材跟大學剛畢業時一樣標準,因為我在二、三十歲時,並不常運動。」布萊爾定期游泳、打網球、上健身房。今年稍早他與布希在美國大衛營舉行高峰會記者會之前,仍不忘到健身房運動。

現年四十八歲的俄國總統普丁說,他每早會花一小時游泳或做其他運動,晚上下班後也會設法撥出一個半小時健身,不過他最擅長的是柔道,且是黑帶的高手。他說:「當我和別人練習柔道時,感覺好像是和近親相處。」

在孟加拉,五十四歲的總理哈席娜一早起來會先做瑜伽或散步,然後才開始一天的早禱以及繁忙的工作。她說:「做完瑜伽,用水撥灑臉與雙腳之後,全身覺得非常放鬆。每天以這樣的方式開始,感覺很棒。」

許多領袖均有定期游泳的習慣,包括六十四歲的黎巴嫩總統拉赫德、七十四歲的中共總理江澤民、五十七歲的芬蘭總統何樂仁女士。江澤民數年前訪美時,曾在夏威夷海邊小試身手,而何樂仁偶爾也會在波羅的海冰海破洞中展現泳姿。

何樂仁除了定期運動,也喜歡洗三溫暖,有時會邀閣員利用三溫暖設備,由於是女總統,所以只邀女閣員,洗完吃的是素食與清淡的點心。和以前總統喜歡以酒助興的做法大異其趣。

伊拉克總統海珊一九九七年以六十歲之齡三度橫渡底格里斯河,證明自己老當益壯,而他當年下水日現在已成伊拉克游泳人士每年的紀念日。

紐約健身教練賈寇斯基說,游泳是所有運動中風險最低者,但不容易減肥,因此他建議想要成功瘦身的領導人輔以跳繩運動。

在埃及,據說七十二歲的總統穆巴拉克每天練習四十分鐘的壁球,而他對壁球的熱愛也讓這項運動成為繼足球之後,埃及第二熱門的運動。

在沙烏地阿拉伯,八十歲的王儲阿布杜拉每天至少走路一小時,每週游泳兩次,且滴酒不沾,鮮少抽菸。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僅大他三個月,卻在一九九五年中風,自此以輪椅代步。

若領導人的對手年輕硬朗,助理習慣會把主人的運動拿來大作文章。加拿大總理柯瑞祥現年六十七歲,喜歡打高爾夫與滑雪,一九九六年競選時,助理為證明他老當益壯,大幅刊登他六十五歲生日時第一次上滑雪板課的照片。此外,他還曾在媒體前一口氣爬上兩層樓的眾議院。

在英國,布萊爾的主要政敵是年僅四十歲的保守黨黨魁海格。海格也是一個運動健將,常和幕僚長柯伊(曾是奧運田賽金牌得主)一起練習柔道。不過海格最近坦承,年輕時曾一天狂飲十四品脫的啤酒,讓他健康的形象打了折扣。

在德國,施若德總理一度迷上咖哩口味的香腸,夫人為了他的腰圍著想,堅持要他忌口。而外長費雪也曾是肥胖一族,卻在去年以優異成績跑完柏林的馬拉松比賽,成為政府的運動表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張良告江:青史留名的最后機會 (4/18/2001)    
  • 大魚難網,小魚充數──國安部抓諜新技朮探微 (4/18/2001)    
  • 金大中期望金正日能在今年訪韓 (4/18/2001)    
  • 法國審判太陽圣殿教頭目 (4/17/2001)    
  • 秋風: 民族存亡之際的知識份子 (4/17/2001)    
  • 里戈新聞分析:及早歸還偵察機有助於中美關係全局 (4/17/2001)    
  • BBC: 美國會議員談美中撞機事件 (4/16/2001)    
  • 洛杉磯時報﹕美中軍方試圖左右國家政策 (4/16/2001)    
  • 江澤民處處好當眾吟詩作詞 (4/14/2001)    
  • 高心遠: 總書記審歌記–胡耀邦忌日憶一件小事 (4/14/2001)    
  • 黨的血債:有關四五天安門運動的歷史 (4/14/2001)    
  • 江澤民四億美元貸款與古巴加強夥伴關係 (4/13/2001)    
  • 美俄關係現轉機 擬七月高峰會 (4/13/2001)    
  • 日本NKK和川崎制鐵將合并 挑戰新日本制鐵 (4/13/2001)    
  • 金正日宴南韓歌星示友好 (4/12/2001)    
  • 戈爾巴喬夫德國作電視節目主持 (4/12/2001)    
  • 英國商界領袖預測經濟減緩 (4/12/2001)    
  • 布殊救出機員贏得外交聲望 (4/12/2001)    
  • 馬來西亞總理為逮捕反對者辯護 (4/12/2001)    
  • 日前首相橋本將角逐自民党主席 (4/11/2001)
  • 相關新聞
    洛杉磯時報﹕美中軍方試圖左右國家政策
    BBC: 美國會議員談美中撞機事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