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壯:統治就是選擇

王健壯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27日訊】 在當總統之前,小布希的政治履歷表只有德州州長這項唯一的經歷,而且他州長只做了一任半,也就是說他在入主白宮前總共只有六年左右的從政經驗而已。

  但這隻政治菜鳥,現在卻是世界超強的國家領導人,而且望之頗似人君,他不但沒有把自己或他的新政府比喻成小樹,也沒有拜託美國民眾包涵共和黨政府新手上路,並且請他們拭目以待,只要假以時日必然會新路上手。

  《紐約時報》知名專欄作家傅利曼(Thomas Friedman)形容目前的小布希政府有三點特色:

  (一)柯林頓過去8年所做的都是錯的,而且都需要被翻案。

  (二)他們帶著強烈的共和黨「神學立場」入主白宮,但這些立場過去8年從未接受過真實世界的試煉。

  (三)他們掌握了白宮、參眾兩院以及最高法院,三權通吃,因此這是一個沒有煞車的政府。

  也就是因為沒有煞車,所以小布希政府上路才一百多天,就一路踩油門全速前進。對於前任後期已經出現的經濟景氣下滑,他們提出大幅減稅方案;對於已現端倪的能源危機,他們大幅翻轉前任「重生態輕開採」的環保與能源政策;對於國防武力,他們寧願花費1,000億美金去建立星戰飛彈防衛體系,也不願意花1億美金去協助俄羅斯拆除可能流入恐怖分子手中的舊核武。

  由此可見,跟走中間路線的柯林頓相比,小布希是一個旗幟鮮明的國家領導人。而且他們兩人的統治風格也有很大的不同,小柯想討好每一個人,太重視形象而低估訊息的意義,施政則是「過度承諾,低度實踐」,而且說得太多,但聽得太少,更重要的是,製造的問題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但小布希卻正好相反。

  其實柯林頓初期也是被民主黨的極左勢力牽著鼻子走,但執政兩年後,一場由金瑞契領導的「共和黨革命」,卻逼得他向右轉,改走第三條路。小布希現在走的也是共和黨的極右路線,但傅利曼卻形容小布希目前的政策是「在神學中迷失的現實主義」,他預言沒有煞車的小布希政府,如果再這麼激進高速的走下去,遲早會狠狠地撞上一堵硬牆。

  陳水扁跟柯林頓與小布希的年紀相差無幾,他們在執政初期都受到黨內「神學」的牽制,小柯很快就選擇了棄神學而改採中道,小布希現在則是選擇了神學掛帥,向右急行,所謂第三條路云云,不但早已成為過去式,在小布希的政治辭典中甚至根本找不到這個詞。

  但不管阿扁會選擇小柯或小布希,來當他的正面樣板或負面樣板,或者棄二人之短而取二人之長,但從這兩位美國總統身上,他應該學習到的一個教訓是:統治就是選擇,沒有選擇的統治只是一種空洞化的統治。

  一個沒有選擇的國家領導人,其結果就是「在地圖上每個地方都看得到他的蹤跡」,但這不是領導,更無法統治。這是尼克森當年對柯林頓的忠言,執政已過一年的阿扁不妨也引為參考。

--原載《新新聞》(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上官天乙:獨裁者薩達姆的“愛情” (5/26/2001)    
  • 特赦組織滿四十週年台灣分會舉辦紀念會慶祝 (5/26/2001)    
  • 越南開拍武元甲將軍生平記錄片 (5/25/2001)    
  • 【紀元特稿】 共產黨是什麼﹖—《生死邊緣》讀後感 (5/24/2001)    
  • 陳奎德 :中國——民族主義取代共産主義 (5/24/2001)    
  • 朝日新聞:日本右翼認為中國自己的統治者將搞垮中國 (5/20/2001)    
  • 斷了「腿」的中央政府 (5/19/2001)    
  • 香港的自由精神哪去了﹖ (5/19/2001)    
  • 【紀元專欄】曹長青: 殖民統治下的西藏 (5/19/2001)    
  • 上樑不正下樑歪 (5/18/2001)    
  • 龔平專稿: 江澤民該怎樣向國人交代 (5/18/2001)    
  • MP3新格式MP3Pro姍姍來遲 (5/18/2001)    
  • 加拿大聯邦大幅削債一百五十億元 (5/17/2001)    
  • 唐元雋: 社會道德維持方式 (5/17/2001)    
  • 社會道德的普世价值 (5/17/2001)    
  • 中國社會的道德體系 (5/17/2001)    
  • 中國社會的道德現狀 (5/17/2001)    
  • 如此理解文革 文革難免再來 (5/17/2001)    
  • 黃三河:”朱青天” (5/16/2001)    
  • 《臥虎藏龍》作者王度廬的坎坷一生 (5/15/2001)
  • 相關新聞
    《臥虎藏龍》作者王度廬的坎坷一生
    黃三河:”朱青天”
    如此理解文革 文革難免再來
    中國社會的道德現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