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壮:统治就是选择

王健壮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27日讯】 在当总统之前,小布希的政治履历表只有德州州长这项唯一的经历,而且他州长只做了一任半,也就是说他在入主白宫前总共只有六年左右的从政经验而已。

  但这只政治菜鸟,现在却是世界超强的国家领导人,而且望之颇似人君,他不但没有把自己或他的新政府比喻成小树,也没有拜托美国民众包涵共和党政府新手上路,并且请他们拭目以待,只要假以时日必然会新路上手。

  《纽约时报》知名专栏作家傅利曼(Thomas Friedman)形容目前的小布希政府有三点特色:

  (一)柯林顿过去8年所做的都是错的,而且都需要被翻案。

  (二)他们带着强烈的共和党“神学立场”入主白宫,但这些立场过去8年从未接受过真实世界的试炼。

  (三)他们掌握了白宫、参众两院以及最高法院,三权通吃,因此这是一个没有刹车的政府。

  也就是因为没有刹车,所以小布希政府上路才一百多天,就一路踩油门全速前进。对于前任后期已经出现的经济景气下滑,他们提出大幅减税方案;对于已现端倪的能源危机,他们大幅翻转前任“重生态轻开采”的环保与能源政策;对于国防武力,他们宁愿花费1,000亿美金去建立星战飞弹防卫体系,也不愿意花1亿美金去协助俄罗斯拆除可能流入恐怖分子手中的旧核武。

  由此可见,跟走中间路线的柯林顿相比,小布希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国家领导人。而且他们两人的统治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小柯想讨好每一个人,太重视形象而低估讯息的意义,施政则是“过度承诺,低度实践”,而且说得太多,但听得太少,更重要的是,制造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但小布希却正好相反。

  其实柯林顿初期也是被民主党的极左势力牵着鼻子走,但执政两年后,一场由金瑞契领导的“共和党革命”,却逼得他向右转,改走第三条路。小布希现在走的也是共和党的极右路线,但傅利曼却形容小布希目前的政策是“在神学中迷失的现实主义”,他预言没有刹车的小布希政府,如果再这么激进高速的走下去,迟早会狠狠地撞上一堵硬墙。

  陈水扁跟柯林顿与小布希的年纪相差无几,他们在执政初期都受到党内“神学”的牵制,小柯很快就选择了弃神学而改采中道,小布希现在则是选择了神学挂帅,向右急行,所谓第三条路云云,不但早已成为过去式,在小布希的政治辞典中甚至根本找不到这个词。

  但不管阿扁会选择小柯或小布希,来当他的正面样板或负面样板,或者弃二人之短而取二人之长,但从这两位美国总统身上,他应该学习到的一个教训是:统治就是选择,没有选择的统治只是一种空洞化的统治。

  一个没有选择的国家领导人,其结果就是“在地图上每个地方都看得到他的踪迹”,但这不是领导,更无法统治。这是尼克森当年对柯林顿的忠言,执政已过一年的阿扁不妨也引为参考。

--原载《新新闻》(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上官天乙:独裁者萨达姆的“爱情” (5/26/2001)    
  • 特赦组织满四十周年台湾分会举办纪念会庆祝 (5/26/2001)    
  • 越南开拍武元甲将军生平记录片 (5/25/2001)    
  • 【纪元特稿】 共产党是什么﹖—《生死边缘》读后感 (5/24/2001)    
  • 陈奎德 :中国——民族主义取代共产主义 (5/24/2001)    
  • 朝日新闻:日本右翼认为中国自己的统治者将搞垮中国 (5/20/2001)    
  • 断了“腿”的中央政府 (5/19/2001)    
  • 香港的自由精神哪去了﹖ (5/19/2001)    
  • 【纪元专栏】曹长青: 殖民统治下的西藏 (5/19/2001)    
  • 上梁不正下梁歪 (5/18/2001)    
  • 龚平专稿: 江泽民该怎样向国人交代 (5/18/2001)    
  • MP3新格式MP3Pro姗姗来迟 (5/18/2001)    
  • 加拿大联邦大幅削债一百五十亿元 (5/17/2001)    
  • 唐元隽: 社会道德维持方式 (5/17/2001)    
  • 社会道德的普世价值 (5/17/2001)    
  • 中国社会的道德体系 (5/17/2001)    
  • 中国社会的道德现状 (5/17/2001)    
  • 如此理解文革 文革难免再来 (5/17/2001)    
  • 黄三河:”朱青天” (5/16/2001)    
  • 《卧虎藏龙》作者王度庐的坎坷一生 (5/15/2001)
  • 相关新闻
    《卧虎藏龙》作者王度庐的坎坷一生
    黄三河:”朱青天”
    如此理解文革 文革难免再来
    中国社会的道德现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