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開發銀行指亞太地區環境普遍惡化(二)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18日訊】亞太地區空氣污染問題嚴重,地區內多數大都市的空氣污染程度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大的木質燃料消費區,消秏量占全球百分之四十四。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室內煙霧是對健康最大的威脅之一。一九九九年中國大陸的三百三十八個城市中,六成七的空氣品質未達標準。曼谷和馬尼拉含鉛量已下降。

亞銀認為,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包括經濟發展和環保政策過份依賴由上而下的政策,沒有民間社會參與。因為貪污、環境管理資金不足及短視,使環境管理法規執行無力。

二十年後,亞太地區將面臨的問題是,城市與鄉村的環境加速惡化;自然資源生產力的喪失,使窮人,尤其是兒童與婦女更暴露在危險之中;增加對經濟發展的壓制;工業生產與消費增加,造成政策與制度遞增的收益所無法減輕的環保問題。

亞銀指出,消費的基礎是服務而非所有權和資產,環境展望報告的目標,是要指出三大要素,幫助亞太地區成為生態和生物受到保護、環境管理分權、積極參與,和有效率的地區。消費的基礎是服務而非所有權和資產,這三個要素均適用於菲律賓。

第一是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環境與發展政策必須結合。目前菲律賓的自然資源與環境部負責環保,但是它缺少將環保問題置於重要政策日程的權力。亞銀報告中強調,環境目標必須透過政府和民間雙方達成,而非僅透過國家環保機構。

第二、發展規劃應以持續發展為主,即都市和工業發展應以公眾接受的整體環境與經濟發展計劃為基礎。

第三、強烈的政治意志,是將環保政策付諸實施的主要因素。這包括遵從環保法規,足夠的經費和人力資源,資訊公開與公眾參與,以及取消加深損害資源行為的補貼。在菲律賓,一個好的跡象是,政治意志保證制訂空氣淨化法和取消含鉛汽油為主要燃料。(完)

(中央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亞洲開發銀行指亞太地區環境普遍惡化(一) (6/18/2001)
  • 美化南京出現不和諧一幕 街頭花缸竟被竊空了 (6/18/2001)
  • 河南大河報揭露腐敗 副總編被撤職 (6/18/2001)
  • 統計表明﹕家具污染成第三大“室內殺手” (6/18/2001)
  • 气候异常 環境惡化 大陸連續四年發生大面積蝗災 (6/18/2001)
  • 批評官方 河南大河報副總遭撤職 (6/18/2001)
  • 銀行息低收租客置業增 (6/18/2001)
  • 薪水齊頭 人才難進大學 (6/18/2001)
  • 香港又一宗霍亂懷疑個案 (6/17/2001)
  • 中國歷朝天災的啟示 (6/17/2001)
  • 黃寶華:改革行政審批制度能夠解決腐敗嗎? (6/17/2001)
  • Redhat Linux內核升級全記錄 (6/17/2001)
  • 北京引進蚯蚓處理都市垃圾 (6/16/2001)
  • 團體希望添馬艦變大廣場 (6/16/2001)
  • 搬入新居要小心 專家細述12种”新居綜合病” (6/16/2001)
  • 【紀元專欄】張偉國:面子的異化 (6/16/2001)
  • 一份“臭報紙”的創新精神 (6/16/2001)
  • 香港食環署: 端午節小心硼砂粽 (6/15/2001)
  • 做人流如此隨意 記者廣州暗訪“墮胎街” (6/15/2001)
  • 黃河龍門至三門峽段生態遭嚴重破坏 (6/15/2001)
  • 相關新聞
    黃河龍門至三門峽段生態遭嚴重破坏
    做人流如此隨意 記者廣州暗訪“墮胎街”
    香港食環署: 端午節小心硼砂粽
    一份“臭報紙”的創新精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