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揚名哈佛商學院

人氣 5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7日訊】 聯想企業的案例是世界知名的哈佛商學院的第一個為研究中國企業而做出的全面案例。據北京晨報報道﹐當聯想的柳傳志走上哈佛商學院的講壇時,他的魅力与光彩,折服了哈佛的高材生。

掌聲在波士頓響起

事實上,不久以前發生在美國的那件風光事的諸多細節,聯想集團的人士一天以前才向記者詳細講起。

4月12日的波士頓已滿目翠綠。綿綿春雨中透出料峭寒意。Charles河南岸的哈佛大學ALDCHI教學樓內,气氛熱烈。哈佛商學院2002屆MBA班的全體同學起立為剛剛結束的精彩案例點評熱烈鼓掌。“這是我入學兩年以來從未見到的……”2001班的MBA秦志勇掩飾不住激動。

收獲掌聲的,是應哈佛商學院邀請前來的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他為哈佛的一個案例作點評与答疑。而聯想恰恰是這個案例的主角。哈佛將案例定名為《中國科技奇跡——聯想在中國》。主講教授Richard先生說:“(哈佛的)掌聲所代表的是對以聯想為代表的中國企業的尊敬!”

柳傳志与學生的對話,數次被掌聲打斷。原定的對話時間,一再被延長。這樣的待遇,就是微軟、IBM這樣的跨國巨頭在哈佛也鮮見。哈佛商學院的《競爭与戰略》課程教研組長Richard教授道出了聯想吸引哈佛目光追逐的原因。聯想在近几年的競爭中戰胜強大的國外競爭對手,占据30%以上的市場份額,擠進全球PC10強,“在戰略方面一定有其獨到之處。”聯想16年不衰的輝煌歷史,在互聯网經濟挑戰面前所做的業務重組,無不是學界研究的興趣點。

案例背后的故事

哈佛商學院去年与聯想開始積極接触。2000年8月,哈佛《競爭与戰略》課題研究組在Richard教授的率領下,進駐聯想集團。他們詳細研究了大量關于聯想16年發展歷程資料后,拍板決定將聯想16年的企業發展史編寫為企業整體戰略運營的典范,并應用于2001年4月開始的“競爭与戰略”課程教學。在哈佛商學院的案例研究中,中國企業案例分析還是第一次。

哈佛以世界頂尖商學院而傲視群雄。但其以往的案例研究中,70%以上是美國企業,30%為歐洲与日本企業。亞洲地區除日本外,只有印度和中國的企業曾進入過哈佛的視野。

對中國的企業研究,一般有三种:一是在中國外企的經營狀況分析,大多是分析失敗之處。二是對新興的互聯网企業分析。三是中國本土的出色企業。在此以前,海爾的企業文化“休克魚”理論也曾入選哈佛案例。但只有20%的企業案例才能被應用于實際教學。聯想成為其一是“實際戰略的丰富与成功,以及由此帶來的不可替代的典型性所決定的。”

案例數易其稿,最后成稿近兩万字,分五個部分。案例通篇圍繞開篇的研究目的展開,提出的問題也十分尖銳,即“如何使聯想保持在中國新技術產業的前沿地位﹖面對WTO為代表的全球性競爭,聯想是否必須變革其戰略﹖柳傳志應采取什么措施以保證在新經濟中的地位﹖基于聯想在過去數年中非凡的業績,柳傳志是否認為現在是進行激烈變革的最佳時机﹖”

聯想如今在全球IT界的地位,讓哈佛不能不關注聯想,研究聯想,進而關注整個中國信息業。

柳傳志點評哈佛

頗具人格魅力的柳傳志,非常懂得運用西方式的幽默与哈佛學生有效溝通。“教授對案例分析的引導非常成功,他完全可以在我的企業中做CEO啦!”學生就被這句話逗得前仰后合。但柳傳志有他自己的觀點:“哈佛大學的MBA對于企業實際運行層面上的認識非常深刻,但對具體的企業運行環境及文化与机制的重視不足。”

以下是柳傳志當時對哈佛案例的評价實錄:

“大家對聯想成功的原因剖析得非常深刻也很重要。但是大家可以考慮聯想在中國連續16年高速增長始終沒有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對管理的理解就像一個房屋的結构一樣,房子的屋頂部分是价值鏈的直接相關部分——怎么去生產、怎樣銷售、怎樣去研發等等。這個在不同行業是完全不同的,如麥當勞与PC在相關方面肯定不一樣。第二部分是圍牆部分,這部分主要是管理的流程部分,如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等等,在這一部分好的企業有很多相同點。第三部分是地基部分,也就是机制文化等。這一部分好的企業體現方式不同,但是本質也是一樣的。

對于美國企業來講,由于商業環境的成熟,沒有必要更多討論地基這部分的問題,像法人治理結构、董事會与股東、管理層的關系、商譽誠信等等這些都沒有必要去討論,但是在中國是很大的問題。所以我們十几年來的主要工作除了研究屋頂和圍牆部分怎樣賺取利潤等等,另外一個主要工作是怎樣把地基打好,使我們長期發展下去。”(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大陸網路業併購行動 鳴槍起跑 (6/6/2001)    
  • AOL与大陸頭號計算机集團聯想組建成2億美元合資企業 (6/6/2001)    
  • 美國AOL與聯想聯手 搶攻大陸市場 (6/4/2001)    
  • 台塑董事長王永慶宴請臺政商界人士 (6/1/2001)    
  • 不合國情 戴爾難敵聯想 (5/31/2001)    
  • AOL即將與聯想共同推出全美連線中國(AOL China)公司 (5/30/2001)    
  • 恆生指數跌209點 市場憂慮全球科技股前景 (5/30/2001)    
  • 【紀元專欄】 林保華:扁過境紐約看北京“馬後炮”外交 (5/30/2001)    
  • 前國民黨組工會主任脫黨參選 親李立委醞釀跟進 (5/29/2001)    
  • 兩大巨頭攜手: 投向中國門戶互聯网的重磅炸彈 (5/29/2001)    
  • 鐘愛配音不后悔–“佐羅”童自榮的真情告白 (5/25/2001)    
  • 聯想AOL合作大局已定 門戶网站購并戰烽煙再起 (5/25/2001)    
  • 曾蔭權演講在西安交通大學掀起「撲飛潮」 (5/22/2001)    
  • 楊元慶暢談未來 並坦言已沒有退路 (5/20/2001)    
  • 宏科今年大陸電腦銷量首度超越台灣 (5/17/2001)    
  • 大陸評選出十大民營企業 聯想奪魁 (5/15/2001)    
  • 外企逐鹿中國 誰領風騷? (5/13/2001)    
  • 神秘「百慕達三角」 (5/10/2001)    
  • 恆生指數微升 地產股漲 科技股跌 (5/10/2001)    
  • 香港股市微升 聯想集團因銷量疲弱傳聞而下跌 (5/9/2001)
  • 相關新聞
    香港股市微升 聯想集團因銷量疲弱傳聞而下跌
    恆生指數微升 地產股漲 科技股跌
    神秘「百慕達三角」
    外企逐鹿中國 誰領風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