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的出場費和鬧著玩的曲目

楊瑞春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日訊】 “就像死亡一樣,盡管它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總是希望它盡量晚一些來臨。”作為“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在談到“退休”的時候曾經這么說過。

  即將在6月23日于北京午門前放歌的“三大男高音”已經是個“老人軍團”,帕瓦羅蒂66歲,多明戈60歲,年紀最輕的卡雷拉斯也即將告別中年,而他們身后的著名經紀人泰伯.魯道斯已經80歲了。

  紫禁城的表演將是這三人“夢幻組合”的第四次重量級的亮相,這是主辦單位中國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的說法,在他們看來,只有北京的此次演出才堪与1990年羅馬、1994年亞特蘭大、1998年巴黎這三次大型的“三高”相比,而這些年“三高”星羅棋布在世界其他城市的演出不值一提—其中也包括6月22日,即北京演出前一天晚上“三高”在韓國奧林匹克體育場那一場。

  當然,很多人怀疑這一次背景輝煌的表演從質量上是否能夠和十年前、七年前相比,年齡不饒人,歌劇評論家劉詩嶸說,1998年巴黎那場音樂會,三位男高音的力不從心、聲嘶力竭已經讓他覺得難過了,何況今天?

  帕瓦羅蒂明顯地消瘦了,1986年第一次到北京的時候,他對騎自行車走街串巷很感興趣,可惜中國對外演出公司給他准備的自行車几下就給壓癟了,今天他再來肯定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這次他也很難再有那种輕松的机會,像在世界各地一樣,他一下飛机就會被塞到豪華禮賓車里。一個比較尖刻的說法是,帕瓦羅蒂即使拄著拐杖,也很難爬上那些著名的高音“C”了。

  多明戈在四年前接受美國記者采訪時曾經談到自己的“退休”大致定在2001年,“當然,你應該被觀眾所渴望,而不是他們見到你說:天哪,這個人還在唱嗎?他什么時候走?”多明戈還說,不管是哪一天,如果他听到那個給了他一副好嗓子的人—不管是上帝還是大自然—對他說“停止吧”,他就會立刻停止歌唱而沒有任何遺憾,他對自己已經做到的事情已經非常滿意。

  看來這個至高無上的聲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因為多明戈依然生龍活虎,至少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來了中國三趟,年初在上海的演出他不幸失了聲,上個月他來了北京,在人民大會堂成功演出,按聲樂教育家吳其輝的說法是“報了上海的一箭之仇”。也許,這樣他和其他兩位兄弟一起來到北京時會備感輕松。

  “小兄弟”卡雷拉斯充滿感情和詩意的歌唱無与倫比,但他上次來北京的演唱并不很如人意,專業界的評价是“一直在破裂的邊緣”。

  有一個說法是,因為年齡和健康等原因,紫禁城的演出可能是“三高”的絕唱,這個說法被看成是主辦公司推動票務銷售的策略,但這個說法顯然也傳達了另一個信息,就是今天的“三高”的确已今非昔比,早已過了高峰期。

曲目有點小儿科  

 從此次演出已經公布的曲目來看,“三高”顯然有意識地回避了難度,劉詩嶸對于曲目的評价是“省勁又討好”,正經八百的歌劇詠嘆調和藝術歌曲太少了,而民歌和流行歌曲的改編成分太多,“對于這樣的大歌唱家來說,唱這些簡直是在鬧著玩!”

  中藝公司的副總經理陳紀新則是用另外一种思路來考慮這些問題,她反唇相譏:“正因為很可能以后就再也沒有了,我們更要抓住机會。我們只抓住自己能控制的時机。”

  陳紀新是這個項目的一手操作者,為了這個項目,她運作了三年,付出了無數的辛苦,中間的曲折据她說可以寫成一本書,當她不久前第一次登上端門看午門前巨大的工程時,她感覺到了那個巨大的“气場”,她說“血一下沖上頭,覺得什么辛苦都值了”。

  出場費:380万美元!

  說到這一重要活動的真正成功者,可能還應該是三位男高音和他們的經紀人魯道斯。此次中國演出足以讓他們賺個盆滿缽圓,据《三聯生活周刊》披露的數字,此次演唱會他們拿到了380万美金的出場費,比1994年亞特蘭大那場整整高出了80万美金,北京業界傳說這是有史以來給“三高”的最高的演出費。但因為屬于“商業秘密”,這個數字一直沒有從中藝公司那里得到證實。

  正因為有了如此之高的出場費,所以北京演唱會出現了高達2000美元的天价票,這個票价連多明戈自己的經紀人也惊呼太高了,并且說自己決不會買。

  但陳紀新告訴本報記者說,中藝拿到的是一個“最优惠”的价格,“三高”在國際演出市場上的報价高達1050万美元,之所以最后做了讓步,是因為三位男高音的“中國情結”,他們非常重視紫禁城的這場演出。

  可是,讓很多人困惑不解的是,几個月之前,北京就有旅行社組織到韓國看“三高”演出,門票加上机票、三到四天的游玩、四星級酒店的住宿,一共才4000多元人民幣,而且演出票座位還相當不錯。關于這家旅行社此項目的最后運作情況如何,記者沒有了解到,但是從演出票的低廉程度看來,韓國支付“三高”的演出費,應該比咱們的“最优惠”還要优惠得多。

  走穴般的日程安排

  最讓人想不到的是,對于韓國22日的這一場如此鄰近的演出,中藝公司在与“三高”經紀人魯道斯簽合同的時候竟然毫不知情—付出了數目惊人的演出費,居然不知道這么重大的信息,所以,業界有人認為中藝被80歲的魯道斯猛“涮”了一道。

  得知消息之后,中藝公司也大吃一惊,并且和魯道斯進行了交涉,但由于韓國演出時間也有种种复雜的“歷史原因”,所以最終這一安排沒有改變。

  盡管陳紀新認為,韓國體育場的演出根本無法和北京紫禁城的演出相提并論,但韓國這場演出對于北京的演出造成的不利因素是顯而易見的,票房上的損失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場演出,三位男高音的日程將變得十分緊張:21日在北京開完記者招待會后他們就將奔赴韓國,23日中午才能回到北京,休息時間不長就要開始演出。緊張得有如“走穴”的安排是否會影響當晚的演出質量便成了最關鍵的問題。一位著名的中國歌唱演員認為,考慮到他們的年齡和健康(還是這個原因),演出肯定多少會受影響—稍微參考一下多明戈上月來北京前做的各种細致而小心的准備工作,韓國這一趟奔波的危險性簡直無法想象。

  但是經紀人魯道斯對中藝公司說,從某种意義上說,可以說“三高”韓國演出是北京演出的“預演”,這樣反而會有助于北京演出的成功。這种“詭辯”也許不能說是“荒謬”,因為聲樂教育家吳其輝也持有同樣的看法,認為那是“熱身”。而無論這個理由是否充分,中藝公司只能無奈接受這一定局。當然,在中藝的交涉下,很多地方也相應做了調整,比如說三位男高音要提前四天來到中國,与交響樂團一起排練,等等。但非常可惜,對于這次演出非常重要的22日的走台,“三高”要讓北京戴玉強等三位中國演員做替身。

  劉詩嶸說,只有兩种藝術家的日程會安排得如此緊張,一种是剛剛出名的藝術家,要借頻繁的演出來迅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另外一种就是藝術生命快到盡頭的藝術家,要抓緊時間掙錢。

  經常出現的“奇跡”

  “如果你沒有听說過‘三高’,那你肯定住得很遠—遠离文明世界。”美國一篇樂評曾經如是說過。當然,這個衡量文明世界的標准在1990年前還不存在。讓三位男高音第一次走到一起的,是為了慶祝卡雷拉斯戰胜白血病,他們取得了暴風疾雨般的成功。誰也沒有想到,在羅馬卡拉卡拉圓形劇場舉行的這場音樂會能帶來如此巨大的利潤–6000多名現場觀眾、15億電視觀眾以及超過1100万張激光唱片的銷售額。

  但是在那之后,經紀人魯道斯用了整整3年時間才說服三個人重現輝煌,因為三個人都認為重复會降低演出的价值。當然,最終成功的是魯道斯,從1994年亞特蘭大的道奇體育場開始,“三高”在世界各地一次次重复著。那次演出的指揮家祖賓.梅塔所說的“一生只有一次的奇跡”變成了“經常出現的奇跡”。魯道斯顯然對于自己的說服工作極其滿意,在美國互聯网上,有關他當時怎么成功運作1994年“三高”演唱會的紀錄片DVD《三大男高音的制造》正在熱賣。

  古典音樂做出這樣的影響、這樣的利潤,自然非同尋常,但作為巨額收入的代价,“三高”演唱會一直承受著“將歌劇庸俗化、商業化”的批評。雖然也有一些評論認為,“三大男高音”對于普及古典音樂功不可沒。但更多的聲音認為,三位男高音應該适可而止,而不該如此貪婪。帕瓦羅蒂曾經說過:“在第一次三大男高音的談判桌上,我們帶來的是開放的心靈和良好的愿望;商談第二次音樂會時,我們帶來的是律師和會計。”顯然,“三高”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在“三高”即將來到北京的時候,自然也不乏批評之聲,甚至有音樂界人士提出“三高音樂會与音樂無關”的說法。但劉詩嶸認為,應該把“三高”作為一個“社會活動”而非“音樂欣賞活動”來看待,從滿足領略明星風采的需要,“三高”還是很有意義的,但要欣賞音樂,相信效果不如在家里听CD。

 轉自 <<萬維讀者網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拳王演唱會”:席琳.迪翁要來京    (6/30/2001)    
  • “拳王演唱會”--席琳.迪翁要來京 (6/29/2001)    
  • 測評小組暗中探訪比賽場館 NBA准備登陸北京? (6/28/2001)    
  • “三高”余音裊裊 內地當紅歌手評頭論足 (6/27/2001)    
  • 《北京觀察》:三高演唱會 (6/26/2001)    
  • 一場音樂會 “三高”賺多少 (6/25/2001)    
  • 午門音樂會后眾說紛紜 “三高”聲音有些疲憊 (6/24/2001)    
  • 醫學生物學3位諾貝爾獎得主參加在北大舉行的生物論壇 (6/24/2001)    
  • 紫禁城”三高”音樂會﹕高雅藝術的盛會 (6/22/2001)    
  • 「三高」演唱會一張票炒高到二千美元 擺闊 (6/21/2001)    
  • 三高音樂會2000美元票价是銷得最好的一部分 (6/19/2001)    
  • 張藝謀不是“世界三高”音樂會的燈光師 (6/18/2001)    
  • 戲說中國的三大男高音 (6/18/2001)    
  • 新台幣貶至三年來最低 日成交量創歷史第三高 (5/28/2001)    
  • 宋楚瑜指出:社會三高四低政黨須再輪替 (5/20/2001)    
  • 四川教師互聯网上貼「反共」標語被判刑兩年 (3/12/2001)    
  • 遠華案三高官維持死刑 高院駁回上訴 另七犯昨伏法 (2/24/2001)    
  • 上海專家建議拔高歷史建筑 (2/15/2001)    
  • 美國聯邦理事會可望月底降息,台灣市場吸引外資 (1/18/2001)    
  • 民調顯示 台灣失業率高達11% (1/10/2001)
  • 相關新聞
    民調顯示 台灣失業率高達11%
    美國聯邦理事會可望月底降息,台灣市場吸引外資
    上海專家建議拔高歷史建筑
    遠華案三高官維持死刑 高院駁回上訴 另七犯昨伏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