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感恩節「臘八」拉開過年序幕

人氣 46
標籤:

【大紀元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洛杉磯報道)今年的中國新年落在陽曆2月14日,然而傳統的「過大年」從臘月初八,也就是1月22日星期五即開始了。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是人們祭祀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日子。不要小看了臘八節,它可以說是中國人的感恩節,標誌著新年序幕正式拉開。從這天起,人們就開始置辦年貨,打掃衛生,貼對聯、放鞭炮、辭舊迎新,然后合家歡聚、吃年夜飯,走親訪友、拜年請客……從臘八一直到正月十五,辛勞一年的人們開始進入了一年中最安逸、最舒適的時段,華人的狂歡月就要開始了。

在城市裡長大的中國人很多已經對傳統風俗不甚了解了,但是相信很多人對「臘八粥」和「關東糖」還是記憶猶新。

「臘八粥」

關於臘八粥的起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為了祭祀神農,有的說是為了紀念岳飛,但流傳最廣的,要算是紀念佛祖的說法。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離開父王的宮殿到深山裡修行,但苦苦修行多年一無所獲,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頭腦,沐浴過後卻因身體羸弱,無力爬回岸上。牧女蘇耶妲(意為善生)將他拉上岸,並給了他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後精力充沛,來到菩提樹下幡然覺悟。此日恰巧是農曆十二月初八。


煮臘八粥要用五谷雜糧(攝影:彩霞/大紀元)


中國各地的臘八粥爭奇鬥豔,但是要數老北京的最為講究,配料有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這樣精緻的臘八粥當然首先要供奉佛祖,然後可以贈送親友,最後才輪到自己享用。如今華人超市中的食品玲琅滿目、數不勝數,要湊足熬臘八粥的材料並不困難。因此熬粥人那顆虔誠、感恩的心就顯得更為珍貴。

「關東糖」

關東糖即是攙了黃米的麥芽糖,抽為長條的叫關東糖,壓成扁圓的叫糖瓜。在北方的冬天把它放在屋外,糖凝固的堅實裡邊又有些小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糖瓜是臘月二十三用來祭灶的小食。祭灶就是祭灶神,又稱灶君、灶王爺,有說黃帝發明了灶,死為灶神;又有說炎帝發明了火,死為灶神。總之自人類脫離茹毛飲血,發明火食以後,灶就成了生活中的重要部份。傳說中的灶神不僅司飲食,還是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

「二十三,糖瓜粘」,說的便是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爺上天稟報這一家人一年的表現。人以為灶王爺也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軟」的,因此揣度他吃了糖瓜後會說些好話,只是神明如果也像人一樣好賄賂豈可稱為神明。

祭灶完畢就要打掃衛生了。洛杉磯附近喜瑞都市的風水教師楊騰豪提醒大家,打掃房間,不僅是一種迎接諸神下界的準備,而且也是一種掃除晦氣的重要舉動。 哪怕把傢俱換換位置也算是做了「除舊迎新」。

「在海外過農曆年是海外遊子尤其期待的」

隨著除夕的臨近,「過年」將進入高潮。喜瑞都華人房地產經紀人李秉信表示:「在海外過農曆年是海外遊子尤其期待的,體現了我們份外思鄉的情懷。我移民美國15年,年年都要過年。」

過年最重要的就是年夜飯。李秉信說除夕晚上會早早就跟親朋好友在高級餐廳訂餐,一起過除夕,發紅包,互相拜年。


洛杉磯華人超市中的年貨(攝影:劉菲/大紀元)


不僅親友之間一起過年,在華人聚居的南加州,公司裡也有為照顧華人員工的過年節目。李秉信說:「我們是房地產公司,每年都有『尾牙』大宴員工,即上最好的餐廳定三、四桌,吃吃喝喝,發紅包,發年終獎金。」

來自台灣的李秉信說:「在台灣過年前兩天就開始放假了,整個年假有7天,是一年中最長的。可是過年商家都打烊休息直到初四開市,所以在台灣人們放了假卻沒有地方可去。因此近年來的趨勢就是往國外跑,在加州就會看到很多從台灣來的旅遊團。」

另一位來自青島的移民王志濱說,無論在哪裏,總要過年,「我們全家會聚在一起吃餃子。給小孩發紅包。在青島的時候,過年更熱鬧。因為我是學校裡的老師,初一大家都會去學校互相拜年,省的分別跑了。初三(太太)再走娘家。平時也是互相請吃喝,玩到正月十五才算結束。」

如今人在海外,王志濱說只能用電話或者電子郵件向國內的親友拜年,「平時不打,過年是一定要打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從西人商家的眼睛裡看華人新年
組圖:新年近 氣氛濃
亞城書香社新年度新希望
《中美綜藝協會》舉辦了辭舊迎新新年晚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