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元:民主專制一爿一國

臺灣北社二零一零年社員大會法政組報告

曾建元(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臺灣北社法政組召集人)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10月14日訊】二零零八年五月中國國民黨全面執政以來,臺灣的憲政民主和國家主權不斷倒退與流失,所幸臺灣本土民間力量仍然堅守社會與良知的陣地,在歷次的立法委員補選、縣市與鄉鎮市地方自治選舉中,清楚地表達了民意的動向,讓國民黨節節敗退。

惟國民黨對外奴顏卑膝,對內傲慢如故,一路強力貫徹二零零五年與中國共產黨之〈兩岸和平發展願景〉共識,而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協商與簽訂過程中,一昧拒絕民意的事前參與和立法院的實質審查監督,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的建置實質讓渡國家主權,模糊的權限規定,再又違反行政法上的授權明確性原則;更以所謂的兩岸默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善意,來指導外交和國防政策,自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附庸,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意下的有限國際參與沾沾自喜;最令人擔心的是,在宜蘭縣頭城鎮釣魚臺列嶼長期與日本的領土爭議中,自失立場地引清兵入關,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利用釣魚臺挑動中華民族主義製造國際區域事端;馬英九政府在對於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一事的遲緩反應和觀望態度上,則充分顯露出其在人權立國原則上的動搖與退卻,竟使臺灣成為自由世界對抗極權專制政權的文明價值防線的缺口,這和他們對待達賴喇嘛和熱比婭的態度如出一轍,其所傷害的不僅是堅持普世價值信念的中國和全球人民,還可能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誤判形勢而加速對外霸權擴張,而影響國際權力平衡和東亞和平與集體安全。最近行政院長吳敦義批評開南大學學生持國旗在校園內和觀眾席上為國家青年籃球隊加油是故意惹紛爭,從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來臺,政府自我矮化主動撤旗,到指責純粹民間體育活動中臺灣觀眾的愛國行為,國民黨政府毫不掩飾他們對於臺灣國家意識和獨立國格的敵視。

接下來的五個直轄市地方自治選舉,選民涵蓋全國最精華的都會區,佔全國人數三分之二,選舉的結果,無異地將是臺灣人民於二零一二年第八屆立委與第十三任總統選舉前最清楚而直接的民意表達。以目前選情來看,國民黨並沒有能力拿下大高雄市與大臺南市之地方執政權,而國民黨長期執政的臺北市和大臺中市,則因為政績並不突出,民心思變。

臺北市長郝龍斌接連在處理貓空纜車停駛、木柵線與內湖縣捷運接軌、國際花卉博覽會的舉辦,以致於新生高架道路維修等市政問題上的失誤,蘇貞昌自投入選戰,民意支持度便一直領先郝龍斌,而前總統陳水扁在臺北市長任內民主勤政與創新進步的施政風格與政績表現,經過時間的沉澱與粹煉,終於得以證明其成就。

大臺中市兩黨候選人之民意支持度已經拉近到差距約百分之十三,胡志強在爭取古根漢美術館失敗後,臺中市政建設始終欠缺亮點和發展主軸,而其執政過久,對於受過民主洗禮和期待創新與變化的都會選民,是否能在投票日前夕仍維持其吸引力,實在令人懷疑。

臺北縣因縣長周錫瑋政績全國始終吊車尾,國民黨乃空降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參選,根據日前臺灣公民社的民意調查,國民兩黨目前在臺北縣選情不分軒輊,但蔡英文除國民黨傳統的雙和與新店市外,在新莊、三重、蘆洲、板橋等新都心皆大幅領先對手,同時在三十歲以下已表態選民獲得四成支持,領先朱立倫一成,顯示朱基本上仍依賴國民黨的傳統基本票源,但蔡英文則有能力進軍年輕與都會中產階級。臺北縣民對於雙方的政見主張有六成並不瞭解,但朱立倫以主打的大眾捷運三環三線訴求竟然能在選民印象中達到與蔡英文以新幸福與市民主義為主軸的完整政策白皮書同樣的政策行銷效果,此則表示蔡英文對市政的掌握能力和用功程度雖然優於朱立倫,但在民主進步黨向來所專長的政策行銷上,則尚未有所發揮。臺北縣是全國第一大縣,國民黨在整體的頹勢之下,勢必將設法保住大臺中市與新北市。就地緣關係而言,如何突出蔡英文在市政規劃上的用心,讓新北市有公平客觀與理性的評判與選擇,應當是本土社團在進行輔選時,可以努力的重點。因而,如何讓市民能夠從政策規劃與領導執行能力對候選人進行比較,也讓民主審議的精神放進選戰,是我們民間公益社團和專業人士所能貢獻於社會,而別無他人可以取代的角色。

十一月大選投票日前,將有許多臺灣民主發展與來臺觀摩取經的各國人士前來臺灣觀選,其中亦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士。臺灣要幫助中國民主化,最好的方法,就是維護並提升臺灣的民主品質,證明這是一條可行的治理方式,既可保障民權,又有助於善治,從威權脫身的臺灣人能夠做到,中國人自然也有能力做到。

而由於國民黨選擇與共產黨權貴進行合作,坐視中國大陸各族人民受到壓迫的事實,這使得中國民主運動越來越認清,只有保衛臺灣,使之獨立自主,始能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荼毒,才能為中國民主化帶來垂範的效果,在這一個根本問題上,如民主中國陣線(張曉剛、盛雪、秦晉)、中國自由文化運動(袁紅冰)、中國民主黨(徐文立、汪岷)、香港五七學社等等海外民運組織及其領袖,以及西藏流亡政府(跋熱‧達瓦才仁)等民族自由運動,在這些年來臺與臺灣北社等本土菁英的接觸與互動中,已日益瞭解到中國國民黨的階級屬性和威權遺緒,並不可能成為他們真心的朋友,而願意給予乃至僅僅是道義上的支持。這說明了尊重每個個體的人性尊嚴、每一個人民的自決權,是檢驗是否為真民主的基本標準,我們在專制強權和保守主義之前始終堅持臺灣憲政民主與主權獨立的價值路線,證明我們對於民主和人類良心的堅信。劉曉波的獲獎,說明世人已共同體認到,中國共產黨與其同路人,已經成為當代人類文明提升與世界民主和平的最大威脅,站在臺灣海峽這一端的臺灣,實際上乃守護著人類文明與進步價值的前線。

臺灣是我們的家國,為社會公理正義而發聲,努力維護這裡的自由與幸福,不只是我們自己的家務事,事實上,我們也在承擔著人類的自由事業。我們的資源雖少,但我們要志氣恢弘,身扛重責大任。年底這一戰,民主和臺灣,一定要贏。@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曾建元:博士論文謝辭
曾建元: 誠信立國,從制度改革做起(上)
曾建元: 誠信立國,從制度改革做起(下)
高湧誠, 曾建元: 追求真相必須尊重司法遵守程序正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