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收養14個殘疾棄兒 起名帶「吉」字

人氣 32
標籤:

【大紀元10月19日訊】10月8日早晨,小吉俊被放在山西朔州市山陰縣趙國文的家門口,這又是一個殘疾棄兒。孩子不到半個月大,唇顎裂情況嚴重。從2001年起,十年間,趙國文夫婦共收養了十四個身患疾病的棄嬰。最大的讀小學二年級,最小的就是吉俊。趙國文給每個孩子起名,都帶一個「吉」字,「就是希望他們大吉大利」。

據《山西晚報》報導,今年48歲的趙國文是朔州市山陰縣人,老婆李秀英、一雙兒女、加上收養的份個孩子,一家十八口住在「愛心小屋」——他住了十幾年的老房子。8日早晨,小吉俊被放在趙國文的家門口,孩子不到半個月大,唇顎裂情況嚴重。趙國文希望將來做了手術後,能使他漂漂亮亮的,因此起名叫吉俊。趙吉俊是他第十四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

趙國文:「那個眼神好像拽著我,根本走不動」

趙國文記得很清楚,那是在2001年9月1日,他去山西大同辦事,路過一家醫院,看到有十來個人圍在門口,議論著甚麼,「我也是想看看熱鬧」,就湊上去。擠到前頭,眼前的情景讓他愣住了,一個破紙箱,幾張薄床單,包裹著一個嬰兒,出生才幾天,圍觀的人議論,趙國文湊近一看,「嘴唇上裂了個口子,,挺明顯,是個『兔唇』」。 

趙國文回憶說,「那個眼神好像拽著我,根本走不動」。他把孩子「撿」回了家,取名趙吉斌,「看著真可憐,就是想救娃娃的命」。他家條件差,兩口子在縣城開著個小飯店,生意一般,勉強餬口。忽然領回這麼個孩子,親戚朋友都說他,「你自己還有兩個孩子,怎麼養?」,也有人看笑話,說他傻,撿個「有問題的娃娃」回家,給自己找事兒。可他總說「一個娃娃能吃多少?有我口吃的,就餓不著他」。  

2005年5月多,趙國文帶著4歲的吉斌,到大同第三醫院做了檢查,手術費要五千,「哪有那麼多錢,只能先回家。」借遍了親戚朋友,才湊夠錢,「六一」兒童節那天,吉斌做了唇顎裂矯治手術。  

吉斌手術後一年多,2006年12月28日,趙國文打零工,路過當地一座廟宇,在門口又「撿」回一個男嬰,,也是唇顎裂,取名吉祥。老趙說,自那起,再看到唇顎裂的棄嬰,「想都不想就抱回家」。到2008年,趙國文已經收養了五個孩子,2009年再來四個,2010年又添了五個。老趙家現在14個孩子裡,十個都是唇顎裂,其他4個孩子也都有不同程度殘疾。  

住在他家附近的人見到唇顎裂的棄嬰,都會跑來問他能不能收,他每次都接收,像撿了寶。更有甚者,一些狠心的父母直接就把自己唇顎裂的孩子送到他家門口。

趙國文說:「我和孩子有緣份」  

《山西晚報》的記者來到趙國文的家,看到裏屋的大炕上,躺著幾個還不會爬的孩子,小吉蓉剛睡醒,抽抽搭搭地哭了起來,邊上的孩子被吵醒,也跟著哭,整個屋子亂成一團。老趙和李秀英換尿片、餵奶,折騰了好一陣,孩子們終於不哭了。一旁沙發上的吉嬌又醒了,跌跌撞撞地就要下地,老趙趕緊衝過去。  

屋外,四個孩子們打鬧成一團,趙國文喊孩子們進屋,「站好!立正!」,小傢伙們立刻站成一排,舉著小手敬禮,嘻嘻哈哈地笑。沒日沒夜地照顧14個孩子,是趙國文和妻子李秀英生活的常態。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對老趙兩口子來說,早就是家常便飯了。  

趙國文還有一份工作,在朋友的公司裡上班。但他基本不去,每個月領千元左右的工資,「是朋友在照顧我」。  

孩子多,每個月光奶粉就得兩千多塊。最困難的時候,老趙活得有些「沒尊嚴」,一些原本有來往的朋友,忽然對他避而不見,他硬著頭皮上門借錢,經常被人冷言冷語,「為了孩子,我討吃、撿破爛都不怕」。 

最讓趙國文感動的是企業家馬德春隔三差五便帶著奶粉、零食、童裝,來看老趙一家。還有一些「陌生人」的關心,「社會各界都幫助我們」。  

2008年11月14日,「北京有個愛心媽媽基金會,聯繫了美國的『微笑列車』,給我孩子免費做手術」,現在說起來,趙國文還記得當時的興奮勁兒,「啊呀!那簡直是,高興得不得了!」。「微笑列車」是美籍華人王嘉廉先生於1999年在美國發起並正式註冊的非盈利性慈善組織,這個組織的宗旨是為貧困的唇顎裂患者實施矯治手術。  

沒多久,趙國文、李秀英兩口子就帶著吉祥、吉利、吉雲、吉清四個孩子去了北京,為孩子們做了手術。

有好心人的幫助,老趙對自己的選擇更加義無反顧,「我和孩子有緣份,我養他們是我願意,即使將來他們長大了不認我了,我也絕對沒有怨言。」

相關新聞
社會萬象﹕大姑娘“嘬”個小奶瓶
社會萬象:男子掏錢買揍
【社會萬象】背沙掙錢的災區小男孩
產婦失蹤 通報棄嬰後現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