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九曲溪

萬集豪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10月29日訊】筆者家鄉福建省崇安縣,因有一座舉世聞名的武夷山,後來就改名為「武夷山市」

武夷山不僅盛產巖茶「大紅袍」和香菇、筍乾等,其美麗奇特的風景,更成為旅遊的景點;一九九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風景名勝保護區」,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武夷山群峰聳立,碧水環繞,最美的要屬九曲溪。九曲溪蜿蜒山麓,全長六十公里,流到距市區二十公里的星村鎮,進入風景區;風景區那段水程九公里,遊覽武夷山,必遊九曲溪。遊九曲溪要乘竹筏,溪水不深,清澈見底,溪底滿佈鵝卵石;水淺不能行船,只能撐竹筏。竹筏是用直徑約五寸的粗竹囊(去竹皮,才有浮力)併攏而成;寬約三尺,長約十五尺,一端向上翹起四十五度,以減少水的阻力,是筏頭。竹筏上擺放竹製的兩尺寬有扶手的靠背椅,一艘竹筏可乘五名遊客。水淺不能用槳,竹筏前後各有一名筏夫用竹鎬撐行。筏夫會不停地解說、介紹沿途風景名勝、掌故、民俗等,讓遊客更深瞭解武夷山的美麗風貌。

九曲溪左右兩邊全是危巖峭壁,高聳如雲,太陽很少照到,夏天乘筏遊溪,迎面清風徐來,令人心曠神怡,塵世一切煩惱盡消,彷如進入仙境。沿途風景明媚,景點多不勝數,其中最富神奇色彩的有:「仙人草」,一處峭岩石縫中夾著一大堆幹稻草,隨風飄蕩,幾千年來,也不脫落。「仙人板」,一處岩石中嵌著幾片薄薄的長木板,貼在壁面上,風吹過,會發出吧嗒吧嗒的響聲;幾千年來,既不腐爛,也沒有掉下來。還有一種最奇特的神蹟,就是吊在巖壁上的「船棺」(也稱「懸棺」),它是古代閩越族先民喪葬的方式,把像江南烏篷船形狀的棺木懸掛在巖壁上。

船棺尾部藏在巖洞內,頭部露出洞外,為支撐船棺不至墜落深谷,棺下橫加楠木板條。據學者考證,船棺始於夏朝末年,歷經商、周……等朝代,至今三千年以上,經日曬、風吹、雨打,棺木和楠木條,不腐不爛,非常神奇,後人稱它為敞艇、仙人屋、金棺材、沉香船。這些裝有屍體,這麼沉重的棺木,是怎樣搬上去的?已成為千古之謎。國際間不少考古學者還在研究「武夷山船棺擱置學」,至今尚無結論。中國國務院於二□□六年六月將「武夷山船棺」由省級保護文物,升級為國家保護文物。

上述那些神蹟,都離水面數十公尺高,人絕對夠不到,依筆者揣測:若干年前,九曲溪的水一定很深,水面高到現在懸棺之處,棺木用船載運到巖邊,抬棺工人再把棺木掛上去。仙人草、仙人板,也是那時隨水漂流到那裏,被巖縫夾住。九曲溪有一處水較深,水面竟露出一小截木製的船身,可見若干年前溪水很深,可以行船。

明朝張於壘曾寫過一篇《武夷山遊記》,文長五千多字,其中提到「武夷山三十六峰,或氣宇如王,或骨相似仙」,由此可見武夷山風景之奇特了。

相關新聞
山嶽仙跡探微:武夷山─仙翁升真處
武夷山「茶樹」來歷
武夷山的傳說
武夷山的傳說 人氣 82
【飛向歐洲】意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