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八大名醫教排毒:全球化的重金屬汙染危機

歐忠儒博士

人氣: 55
【字號】    
   標籤: tags:

環境汙染是生活的不定時炸彈,根據長庚大學的研究,每100個人中就有98人體內的重金屬含量過高,這可能是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源頭之一。

神經系統、肝臟、脂肪組織、以及骨骼等,都是重金屬容易長期蓄積的器官。汙染已經不再是地域性的,而是全球化的課題。

我們中毒了?

我並不想危言聳聽,當你搬入新家的時候,一般懸掛新的塑膠窗簾,可能在數十天內就會讓家人吸入超過108種的化學製品。

當你飲用市面販售的礦泉水時,也有可能喝入從塑膠瓶釋放出化學製品浸泡的水質,其中的化學成分還會干擾你的荷爾蒙。

台灣的科技文明,在近幾年已晉升世界先進國家之列;當然,相對的文明汙染的問題也不遑多讓。

現代的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化學製品,因為化學製品便宜又方便取得。根據環境工作組(EWG)於2004年對兩千多人的調查發現,婦女平均使用12種不同的個人護理產品,其中約包含168種化學製品,而這些護理產品中只有少數經過測試是安全的。

生活中的有毒化學物質不但對環境造成汙染,也傷害我們的身體。雖然現在科學還未能提供確實的證據,化學汙染跟金屬汙染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但僅僅從動物的實驗中,化學製品和金屬中毒對動物產生的影響,諸如減少生殖力、干擾神經發展,甚至引起癌症等,就足以讓研究人員為之咋舌。

最近發現在養育嬰兒的母奶裡有疑似致癌物全氟化碳PFC(perfluorochemicals),這是用在織品去漬劑、不沾鍋炊具等產品上的化學物質,顯見這類常用的化學環境荷爾蒙,已影響全人類的健康。

其他像是環境荷爾蒙對孕期婦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其子代的先天畸形,如假兩性畸形、生殖管道畸形、附睪囊腫等。

芬蘭1970~1986年間出生的男孩,尿道下裂發病率比以前增加了2倍。1998年底,我國每8對夫妻中就有1對不孕,比20年前的比例約上升了3%。

20世紀的40年代與90年代,我國男性的平均精子密度比為6,000萬個/毫升:2,000萬個/毫升,精子活度也大幅下降。

台灣成功大學郭育良教授研究指出,在過去50年,台灣的男性精液品質呈直線下降趨勢,精子的數量減少一半。

多氯聯苯汙染事件


(圖 : 博思智庫提供)

沿著歷史的軌跡,不免要提及1968年日本發生多氯聯苯汙染米糠油事件,1979年台灣也發生同樣的事件;1968年日本發生鎘汙染造成的痛痛病事件,1983年台灣也發生鎘米事件。

這似乎代表著,台灣的工業化程度,在那時大約落後日本10~15年左右。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全球化的趨勢,這樣的落差開始拉近。

我們追求多年的全球化,它所帶來的不只是文明進步,也讓許多的危機跟著全球化了。

重金屬汙染問題,就是全球化的最典型例子。在全球重金屬汙染案例裡,最著名,也是首度發生的工業汙染事件,就是1956年日本所發生的「水俁病」的中毒事件。

位在日本熊本縣水俁灣外圍的「不知火海」,是個海產豐富、漁民們賴以生存的漁場。水俁鎮是水俁灣東部的一個小鎮,附近的居民共有5萬多人。

1956年,水俁灣附近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病。這種病症最初出現在貓身上,被稱為「貓舞蹈症」。病貓走路不穩,會發生抽搐、麻痺,甚至有跳海死去的,被稱為「自殺貓」。

不久之後,同樣的病症也發生在當地人身上。患者由於腦部神經受到損傷,症狀輕的有口齒不清、步履蹣跚、表情呆滯、手腳麻痺、感覺障礙、視覺喪失、震顫、手足變形等症狀;較嚴重的發生精神失常,或酣睡,或興奮,身體扭曲,直至死亡。

這就是日後轟動世界的「水俁病」,是最早出現的由於工業廢水排放汙染造成的公害病。而罪魁禍首,就是甲基汞(一種重金屬汞的化合物)。

甲基汞經由工業廢水排放而汙染魚蝦,這些魚蝦又透過食物鏈進入了動物和人體。於是甲基汞被腸胃吸收後,造成腦部萎縮與神經傷害。


(圖 : 博思智庫提供)

根據統計,當時有數十萬人食用了水俁灣中被甲基汞汙染的魚蝦。數十年了,因水俁病而提起的法庭訴訟尚未完全結束。@(待續)

摘編自 《自己是最好的解毒醫生:八大名醫教排毒》 博思智庫 提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