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第一章 「毒」為健康的頭號殺手

最有效的排毒瘦身法(1)

*身心靈健康才是真健康

孫崇發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健康」是我們常掛嘴邊形容人的身體狀態所用的詞彙,但其實這兩個字對我們而言是較難以具體形容的,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對「健康」做了明確定義:「健康不只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已,更要一個人的身心靈能適應週遭環境,達到平衡、和諧」。

由此可見,健康包含三方面的要素,即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人與社會環境相互依存與和諧發展。

*什麼是亞健康?

當你的健康狀態出現問題時,代表你可能是屬於亞健康的人!「亞健康」不是半健康,因為健康沒有ㄧ半的,是比健康差一點,不算是很健康的人,去醫院檢查的數據都是正常,但是就會覺得自己疲倦或不舒服,現代人大多都是處於這種狀況。

學者給「亞健康」的定義係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環境等方面表現初步適應,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這個名詞出現在二十世紀八○年代中期,由蘇聯學者N‧布赫曼教授通過研究發現:

人體除了「健康狀態」和「疾病狀態」外,還存在著一種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間狀態,特稱為「亞健康狀態」或「第三狀態」,也稱「灰色狀態」。亞健康狀態可包含下列幾個方面:

1.是泛指身心上不適應的感覺和反應出來的種種症狀。

2.是某些疾病的臨床早期表現,而未形成明顯的病理改變。

3.是有些症候群,但沒有明顯的臨床病理意義,例如神經官能症、疲勞等等。

4.是人體生命週期中因衰老引起組織結構老化與生理功能減退所出現的虛弱症狀。

以上這些症狀極不穩定,若是沒有積極改善,又處在不良環境下,即可能發展成為多種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全球性調查報告指出,真正健康的人佔十五%,患有疾病的人佔五%,而八十%的人是處於亞健康的狀態。

亞健康的發生和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係。自工業革命後,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環境產生了極大的改變,河川、空氣污染、飲食失衡、作息日夜顛倒和過度的工作壓力,造成老祖宗遺傳給我們的身體過度負荷,很多人的健康亮起了黃燈,而處在非健康非疾病的狀態,就是亞健康的狀態。我們可以從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發現,亞健康在人群中的比例相當高,是現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種表現。

*毒,無處不在

陽光、空氣、水是我們生存的基本要件,但是過度曝曬在太陽下,容易導致皮膚吸收過量紫外線,增加罹患皮膚癌的機會;我們賴以維生的空氣中,充滿了塵埃、汽機車排放的廢氣,甚至二手菸,對肺部造成毒害;就連我們喝的水都難免存在細菌、重金屬及氯氣,長期喝下來可能慢性中毒。

那每天吃的食物呢?農藥殘留、人工添加物、人工合成物、過度烹調等等,更誇張的是,不肖商人為求利益添加魚目混珠的毒物,因此有時候我們不只吃進所需要的營養,連損害身體的物質可能都會吞下肚,不管是自願或非自願,所以其實我們的體內日積月累了為數眾多的毒素。

生活中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毒素,不管是環境中的毒、飲食中的毒,甚至是心靈中都可能有毒的存在,這些毒素長期累積在體內,將可能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使自己成為亞健康的族群,若是忽視亞健康呈現的細微症狀,就可能引發疾病問題產生。因此,若要活下去,就要將蓄積體內的毒素排出,才能享受生活,又不受生活的傷害。

*體內毒素大檢測

生活環境中存在著各種毒素,長期累積會引發老化與疾病,請趕快進行體內毒素測驗吧!

檢測結果大公開

勾選十七~二十四個「是」,需要排毒指數一○○%

體內毒素已到達臨界點了,立刻進行排毒計劃吧!

勾選九~十六個「是」,需要排毒指數七○%

請經常進行排毒計劃,以預防疾病發生!

勾選一~八個「是」,需要排毒指數三十%

身體機能保持的不錯,搭配排毒計劃來維持吧!

*干擾身體新陳代謝的物質就是毒素

什麼是毒素?其實對於毒素的解釋眾說紛紜,有學者提出毒素的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從廣義來說,各種對身體的細胞、組織、器官有損害的物質都可稱之為「毒素」。

狹義地分,對人體有害的毒素主要有重金屬、微生物感染、過剩的蛋白質和沒有排出體外的宿便這四大類。而在本書中簡單而言只要干擾身體新陳代謝的物質皆稱之為「毒素」!一旦人體的新陳代謝受到干擾,就會影響身體的健康,甚至嚴重到危及生命。

人類攝食養分之後需要經過新陳代謝作用,而「新陳代謝」是指食入的養分將之利用或排除成為垃圾,吸收養分利用可以幫助我們生存下去,但是在利用養分的過程,無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廢物、垃圾,這些是我們不需要的、沒有利用價值的代謝產物,這些代謝產物囤積多了會刺激細胞、組織、器官產生不良反應,對人體而言就變成了「毒素」。@

摘 自 《排毒享瘦不復胖的祕訣》如何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