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難跌 京滬「圈地」收入破千億 地價翻倍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010年11月24日訊】(大紀元綜合報道)今年雖然國家樓市調控力度前所未有,但市場上貨幣資金充裕,導致土地交易市場異常火爆。上海、北京土地出讓金已相繼突破千億,而大連、天津亦距離千億不遠。這些土地或流動資金哪裏來?有專家指出,這是「鈔票印太多」,各地「圈地」運動所致,而且土地交易是房價高企的元兇,不改革「土地財政」,房價不會大幅下跌。

地價翻倍,京滬突破千億

據第一財經日報23日報導,中國指數研究院(下稱「中指院」)數據顯示,截至11月22日,上海土地出讓收入以1369.94億元高居榜首,北京以1004.48億元位列第二。上海是「千億俱樂部」老會員,去年賣地收入已高達1025.28億元。

在土地出讓金高速增長的背後,上海土地供應量實際上並未有太大增長,僅為6%,但成交均價卻猛增64%。成交均價的幕後推手是商業用地價格的增長。中指院數據顯示,今年上海商業辦公用地均價超過1.6萬元,比去年7462元增長114%。

北京在今年11月19日首次突破千億元,住宅用地、商業辦公用地價格均大幅增長。其中住宅用地每平方米均價8559元,同比增長56%;商業辦公用地均價9874元,同比增長100%。

全國各大城市在土地出讓金方面的巨額收入,有望使2010年該項收入「千億俱樂部」擴容。

距年尾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大連、天津兩地的土地收入已經不容小覷。數據顯示,大連為893.1億元,同比暴增297.66%,天津為866.8億元,同比增長42.93%,緊緊跟隨北京之後,有望在年底成為「千億俱樂部」的新晉成員。

杭州今年的土地出讓收入同樣詭異。去年杭州以1025億元高居榜首,但今年迄今為止土地出讓收入僅589億元,下降43%,在去年引爆眼球後,今年已與「千億俱樂部」無緣。

「錢太多」 貨幣充裕引爆市場

在國家的嚴厲樓市調控下,為何土地交易市場活躍?深圳綜合開發院旅遊和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主要是「錢太多」造成。

宋丁認為,雖然今年樓市調控強化,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沒有取消,市場流動性今年逼近8萬億元,加上熱錢、外資等相比去年的9萬億元並沒有減少。

而在另一方面,各大房地產企業因為去年良好的銷售實際上並不缺錢,即使在銀行信貸方面遭遇阻力,卻可通過信託方式解決融資問題。「通過信託的形式獲得的資金已經超過2萬億。」宋丁表示。

對於大連收入暴增而杭州收入卻大幅下跌的情況,宋丁表示,各地的房地產定位不一樣,發展規劃也不一樣,給地方房地產市場帶來了變數。

土地哪裏來?政府瘋狂「圈地」

今年以來,一場讓農民「上樓」的行動,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進行。拆村並居,無數村莊正從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消失,無數農民正在「被上樓」。各地目標相同:將農民的宅基地復墾,用增加的耕地,換取城鎮建設用地指標。他們共同的政策依據是,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

地方政府利用這項政策作為以地生財的新途徑。有的地方突破指標範圍,甚至無指標而「掛鉤」,違背農民意願,強拆民居拿走宅基地。演變為一場新的圈地運動。

專家指出,這是一次對農村的掠奪,強迫農民上樓並大規模取消自然村,不僅與法治精神相違背,對農村社會也將帶來巨大負面影響。

而在此之前,嚐到土地財政甜頭的地方政府,都在辛苦地「尋找」土地。「增減掛鉤」一經出台,立即成為各地破解土地瓶頸的「金鑰匙」。

如今,各地規模浩大的拆村運動,打著各種旗號,例如城鄉統籌、新農村建設、舊村改造、小城鎮化等。也有對應政策推出,諸如「村改社」、「宅基地換房」、「土地換社保」等等。各地都在規劃著,要在一個很短的期限內,將域內農村「大變樣」,民居改樓房。

被奪宅基地的農民 怎麼看?

可是,農民怎麼看?新京報報導,在江蘇省邳州市壩頭村,村莊被整體拆遷,當地建設了數十棟密集的農民公寓,要村民補差價購買。因補償款購買不起足額面積樓房,壩頭村35歲女子徐傳玲去年10月自殺。今年1月,當地強制農民上樓,十多人被打傷住院。

今年1月18日,壩頭村村民王素梅說,她的丈夫被拆遷隊打傷,後又被村幹部拉到湖邊要求立即簽字,否則沉湖。

失去宅基地的農民,還將面臨生活、生產方式轉變。對於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來說,生活成本增加和耕種不便,成為最現實問題。

對於各地圈走農民宅基地、大拆民居的做法,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在今年3月兩會時就疾呼要「急剎車」。但各地「圈地」行動不但不停止,反而越演越烈。

中國社科院勞動與社 會保障研究中心今年5月份對中國流動人口的生存狀況進行了一次大範圍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80%接受調查的農民工表示,他們不願放棄自己的承包地,不願意轉為非農業戶口。

房價暴漲的源頭:土地

今年以來,政府一直在調控房價。9月29日,2010年第二輪房市調控政策出台,規定居民購買第一套房的首付比例不得低於30%。部份城市陸續出台「限購令」,規定當地居民和外來人口最多隻准新購買一套住房。但市場處於觀望狀態,房屋價格平均變動不大。有專家指出,不改革「土地財政」,房價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據廣州日報報導,有開發商說,「現在人們老是覺得房價貴,是因為現在房價有50%是政府的土地出讓金」。這個說法表明,現在一塊土地被拍出,人們往往根據拍賣價格估計未來房屋的單價。2010年3月,北京一些高價地塊催漲周邊房價就是案例。所以,控制房價,必須從房屋價格的主要構成,即房屋價格上漲源頭的土地出讓金政策開始。

此次2010年的賣地收入大漲,反映目前調控房價的措施沒有觸及根本因素,一旦市場的需求突破壓制的時效而爆發,那麼大規模的房屋價格的報復性上漲就可能出現。因此為了房價調控措施不被虛化,必須改革土地出讓金政策。

很多網友跟帖表示,房價暴漲的源頭!!!房價怎能不漲?!降房價,首先降地價。控制房價從來不從這裡開始,英明啊;大泡沫啊大泡沫;多印些就行;不知道回扣,紅包拿了多少個億。

附表:2010年01月01日至2010年11月22日土地出讓金城市排行榜

排名 城市 土地出讓金(萬元) 同比

1 上海 13699442.38 69.06%

2 北京 10044815.21 57.20%

3 大連 8930855.58 297.66%

4 天津 8668169.75 42.93%

5 杭州 5893251.52 -23.82%

6 武漢 4771835.60 70.26%

7 南京 4642313.50 128.66%

8 成都 3582776.84 59.92%

9 蘇州 3440270.35 26.14%

10 重慶 3261389.39 -9.78%

相關新聞
調查顯示:八成農民工不願轉為城鎮戶口
調控難「圍城」 大陸100城市10月房價還是漲
「城市化」:中共的下一個大躍進
強拆變血拆 中國社會穩定隱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