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國六分之一病患就醫時受到醫療傷害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平編譯報導)1999年美國的醫療研究院(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調查發現:每年醫院的醫療疏失造成98,000名病患死亡,超過100萬名病患受到傷害。這個指標性報告發表後引起全國性的重視,開始推動病人安全運動,希望能減少醫療疏失及病患住院時受到的傷害。然而至今改善有限,有的地區甚至出現六分之一病患就醫時受到醫療傷害。

2010年美國「健康照護研究及品質局」(the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調查健保醫院的醫療疏失,結果發現:十年之間病人安全進步不大,醫院的醫療照護品質依然堪憂。

「醫療照護」(Medicare)是美國政府主導的健保制度,針對65歲以上的公民及任何年齡的腎衰竭病人提供醫療服務,約有4千7百萬人加入此保險,並在醫療照護醫院就醫。

本次調查的病人樣本是780位2008年10月住院的病人。病人中12人(1.54%)因接受醫療照護造成死亡,包括五人死於抗凝血藥物之作用、二人因胰島素治療不當,造成血糖過低昏迷及過度麻醉呼吸衰竭後死亡。另外在醫療照護醫院看病的病人中約七分之一,因醫療措施而受到傷害,如2008年10月出院有一百萬人,其中有134,000人受到傷害。

此外,任職哈佛醫學院的助理教授藍德里根(Christopher P. Landrigan)分析2002至2007間,在美國北卡羅來那州的十家醫院就醫的2,341病人的病歷,以了解病人安全狀況,這是1999年後規模最大的一次調查。

結果顯示:住院病人中25.1%,整體病人中約六分之一(18%)因為醫療疏失受到傷害,其中63.1%的疏失是可以避免的。雖然大部份傷害可以治療,仍然有2.9%造成永久性的傷害,2.4%直接或間接(例如手術後大出血或器官衰竭)造成病患死亡。(以上結果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藍德里根博士認為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醫院沒有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出錯,以及避免器械如導尿管、呼吸器、插入血管中的管線等的感染。除非醫院採取這些措施並且協調各部門配合,否則病人的安全難以在短期內獲得保障。而且由於醫療疏失係根據醫院主動報告才得以統計,實際發生案數應該遠高於已曝光者。他認為聯邦政府必需落實監督的機制,強制規定全國各醫院如實報告醫療疏失。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療藥物系主任瓦契特(Robert M. Wachter)則認為僅僅採取某些措施,例如新的電腦系統或檢核表以減少出錯會有助於減少醫療疏失,但是如果醫院不注重病人安全,不教導員工如何發現可能會造成醫療疏失的漏洞並及時防堵,並且單位或醫療團隊間溝通不良,可能效果就不好,對病人的安全保障有限。

致力於維護病人安全的跳蛙集團(the Leapfrog Group)執行長賓得(Leah Binder)認為必須讓醫院更加坦承發生的醫療問題,讓消費者有所選擇。至少目前應該先知道社區內各醫院的院內感染率,讓績效差的醫院承擔病人流失的後果。

撰寫《病人安全,醫院聰明》(Safe patients, Smart Hospitals)的作者之一普羅諾福斯特(Peter Pronovost)則認為:目前花在研究基因和研發新藥上的費用是病人安全費用的五十倍,我們必須投資更多費用改進病人安全,因為醫療疏失是重大的公共健康議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