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神曲》(三):「巨人」的喻意

王昊天
font print 人氣: 121
【字號】    
   標籤: tags: ,

但丁的地獄之旅,行至第九層,即所犯罪孽最深重的一層,看到有很多的巨人因所犯罪孽重大,因此受到極其殘酷的刑罰。

《地獄篇》第三十一首,但丁的老師維吉爾對著那個渾身上下纏滿鐵鏈的巨人罪靈說:這個狂傲的人竟想使用自己的威力反對至高無上的宙斯,因此,才得到如此的「賞賜」。就在巨人恐嚇諸神時,他曾做出膽大包天的嚐試。從這段詩文中可知,巨人是典型的無神論者。因為不相信神的存在,在其思想意識形態的作用下,妄想和天鬥,和諸神鬥。他的狂傲不可一世,對神的大不敬,使其囂張的行為,帶來的褻瀆神的罪孽,便永遠的在萬劫不復的地獄最深處受刑。

結合詩文,看當今世界,誰以無神論為宗旨橫行天下,誰又在倡導「和天鬥其樂無窮」,那企圖戰天斗地的狂傲,唯屬中共邪靈。那囂張跋扈的情態,渴望站起來屹立在世界人民面前的中共惡黨,無論面貌、心態和身影,都像極了那醜惡無比的巨人。

詩文中,但丁寫到:我這時已經看見了巨人的面孔,看見它醜陋的肩膀、胸脯和肚腹,還看見他的雙臂順著臀部垂在兩邊。自然界已經放棄了生產這類生物,當然,那就是他做了大大的善事。他使瘟神瑪爾斯把這種戰爭的執行者統統拋棄。

中共惡黨崇尚的馬克思,便是詩文中提到的「瘟神瑪爾斯」,中共從馬克思那裏完完全全繼承了無神論思想,並以其為宗旨,毒害世人。因無神論本身就是對人類的罪孽,加之歷次對正統宗教,傳統文化的迫害,以及現今對「真、善、忍」正信者的血腥屠殺,反對至高無上的宇宙之主,因此,才引來了天地間轟轟烈烈的退黨大潮。正應了詩文中講到的:「他使瘟神瑪爾斯把這種戰爭的執行者統統拋棄。」天意如此,天祐中華,恢復正統;天滅邪惡,正道正行。如今,中共氣數已盡,它迫害正信的罪孽,為它招致了最終的「賞賜」,便是徹底解體中共,拋棄這個西來幽靈。

在《煉獄篇》我們也可以找到關於「巨人」性格特徵的又一論述。但丁在第三十二首講到:一個娼妓坐在猶如怪獸的大車上,她身邊有個巨人,為了防備把她從他那裏奪走。巨人滿是猜忌,狂怒,貪婪,而又淫亂。

看看詩文的表述,不禁讓人想到,中共惡黨對異議人士的打壓如此殘忍,對待正信迫害的惡毒飆狂,對其人民無止境的盤剝,搾取民脂民膏,又用極其下三爛的方式,在其所轄的土地上推行淫亂色情,禍亂眾生。中共現今在國際社會,無論從虛假泡沫的經濟,還是從齷齪的外交政治,都極其的貌似那個地獄中的「巨人」。

殊不知,這個「巨人」卻早已被七百多年前的但丁,已經看的清清楚楚。天意憐憫慈悲世人,不要跟從「巨人」的罪孽,而毀了生命真正的永遠。所以退出中共邪黨,便是在拋棄這個巨人的罪孽,不與之為伍,還復清白生命。天機不可洩露,於是但丁便用了隱語,早早的告訴了世人。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3世紀末,意大利文藝复興的前夜,佛羅倫薩誕生了位偉大的詩人,這就是被恩格斯譽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的阿利蓋利椰B(1265—1321)。
  • 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者——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和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一樣,均屬於大時代轉捩點上的關鍵人物,被譽為「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新時代第一位詩人」和義大利第一位民族詩人。
  • 西元1265年初夏,被譽為歐洲文藝復興開拓者的但丁.亞里基艾利( Dante Alighieri ),誕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一戶沒落的貴族家庭。
  • 七百多年來,《神曲》在歐洲一直被譽為是一本難以讀懂的奇書,詩文涉及豐富的天文、科學、哲學知識,也引用了大量的宗教典故,眾多的歷史人物。
  • 但丁遊覽的地獄,外形象是一個漏斗,共為九層,從上往下走去,越往下罪靈承受的刑罰越重。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陳宣帝陳頊像,出自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公有領域)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為後世研究中國美術史和傳統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 冥冥中有定數!唐代書生靈魂離體入了冥府,預知三年前程,還陽後果然靈驗!書生靈魂離體所見,只預見他此生未來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觸發我們深入追索:命運安排的根據為何呢?那麼命運不好的,又怎樣能改命呢?
  • 有意思的是,子游問孝,孔子強調孝以恭敬為本(孝在於內心的敬愛);子夏問孝,孔子強調的則是外形(容色)的和悅。孔子的這些說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側重點不同,相互補充的,要貫通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