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二古城 獲870萬元修繕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010年1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邱晨溫哥華報導)卑詩兩個著名歷史城:巴克威爾(Barkerville)與福特斯蒂爾(Fort Steele)獲得省府870萬元修繕金,以期更加完整地保留這些歷史遺蹟,尤其其中不可複製的人工品。


歷史小鎮Fort Steele。(Wikipedia 圖片)

  

省旅遊、貿易暨投資庭廳長Margaret MacDiarmid與當地省議員Donna Barnett週六(11日)宣布,巴克威爾歷史城從中獲得687萬元撥款,福特斯蒂爾獲得183萬元。
  
據統計,這兩座著名的歷史古城每年為卑詩帶來500萬元的稅收,國民總產值GDP的貢獻量為2100萬元。每年這兩個著名遺蹟可以為當地帶來451個工作機會。
  
這筆撥款旨在修繕兩座古城,其中包括改善下水道系統、水源與防火系統,確保未來四年內沒有安全、健康與環保隱患,尤其是那些無法複製的文物,將獲得修繕。
  她們是卑詩11座歷史城中的兩個,由省旅遊、貿易暨投資庭與當地社區組織簽署合約共同管理,由於歷史悠久,省府已經投資2830萬修繕這些歷史遺蹟。

兩座淘金熱時代古城

  
福特斯蒂爾位於Kootenay地區的東部,靠近洛基山脈,是卑詩省著名的保存完好的歷史遺蹟。這裡的60多棟房屋,商店與其它建築,全面地呈現十九世紀後期那個因淘金熱潮而迅速繁華起來的小鎮原貌。
  
福特斯蒂爾的歷史可追溯到1864年,那時Kootenay地區的淘金熱潮已波及到小鎮周圍地區。1888年,小鎮正式命名為福特斯蒂爾(Fort Steele),以表示對西北地區騎警負責人Samuel Benfield (Sam) Steele的尊敬,因為此人和平地解決了Ktunaxa族(Kootenay地區的印第安族)與白人移民者之間的緊張矛盾。到1890年,快速繁榮的福特斯蒂爾已是當地的商業,社會與管理中心。1898年,由於卑詩鐵路經過鄰近的小鎮Cranbrook,福特斯蒂爾從此便很快蕭條落寞下來。1961年,卑詩省政府購買了福特斯蒂爾,並將其建設成為歷史遺蹟,以保護與再現這一極具歷史價值的地區原貌。
  
巴克威爾位於26號高速公路旁。1858年,加拿大西部卑詩省菲莎河(Fraser River)流域出現淘金熱。一個名叫Billy Barker的人,他在菲莎河上游的威廉斯溪峽谷(the Williams Creek valley)地帶發現了巨大金礦。

巴克威爾(Barkerwille)小鎮也因此得名。最早來到威廉斯溪峽谷淘金的中國人,是從美國三藩市(San Francisco)過來的,他們中大多數的祖籍是廣東省。資料記載,1860年大約有5000名華人在卑詩省尋礦。華裔人口從1880年至1890年間大增,人口總數超過當時的白人人口。◇

相關新聞
卑詩省保守黨黨領羅仕德談競選綱領
卑詩省增加家庭福利金  家庭平均多獲445元
加空大校友會拜訪經文處 喜獲嘉許
北一女加校友會2024年會圓滿成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