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漢服展豐華

設計師與漢服

黎新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新唐人電視台第3屆「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來自台灣的詹雅淇以其作品《豐華》之一贏得銅獎。作品《豐華》共有5套服裝,展現了唐、宋、明朝漢服的不同風格。

詹雅淇介紹了她作品的特點。她說,早期宮廷用的大都是絲綢、蠶絲之類的布料,製作方法簡單明瞭。而她所選用的布料,有的則是「台北最昂貴的」。

以作品中的女子服飾來講,四件分屬於一年四季。四季有四種原色,配色起到輔助作用,讓衣服看起來更柔美、漂亮。花飾上,不同季節有不同種類的花與花的顏色,這些因素帶入設計中,會讓人體驗到大自然的氣息。獲獎作品是宮廷式的大袖衫﹐下面是褶裙。領口、袖口部分繡的是菊花。邊條、飾品部分都選用了古代的紋飾,然後用珠珠和亮片縫出來。感覺上比較典雅,代表的是富貴、優雅。然後絲帶上畫有畫,花鳥圖案,也是花開富貴的一種象徵,並把它呈現得比較書卷氣一點。

漢服是寬鬆、舒暢的穿法,它不用紐釦、拉鏈,使用的是束帶。

詹雅淇說:「中華文化很豐富,需要我們去挖掘。一些古代的紋飾我們都不懂了,就像以前的那個年代小孩子還有書法課,現在都沒有了,大家只會打電腦。」

為了展現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詹雅淇把她的作品取名為「豐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