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卑讓我們繼續成長

何方
font print 人氣: 174
【字號】    
   標籤: tags:

「謙受益,滿招損」。

日本諺語有一句話:「越結實的稻穗,越低頭」。因結實的稻穗較重,稻梗就會往下彎,反之不結實的稻穗很輕,稻梗就挺直。這裏比喻越有學養的人越謙虛,有如結實的稻穗,總是像敬禮一樣往下低頭;粗魯的人,目中無人,趾高氣昂,頭抬得高高的有如不結實的稻穗一樣。

蘇格拉底是大哲學家,有人問他是不是超人?他回答道:「我並不是什麼超人,我和平常人一樣。有一點不同的是,我知道自己的無知。」越有內涵的人越謙卑,難怪哲學家西塞羅(Cicero)會說:「沒有什麼謙卑和容忍,更適合一位偉人。」

一顆謙卑的心是自覺和成長的開始,在我們承認自己並不知道的一切之前,不會學到新東西。許多年輕人都有這種通病,他們只學到一點點,卻自以為已經學到一切;他們的心關閉起來,再沒有東西進得去。他們以為自己是萬事通,而這也是我們所犯的最嚴重錯誤。

西方哲學家卡萊爾說:「人生最大的缺點,就是茫然不知自己還有缺點。」因為人們喜歡自我陶醉,常自以為是的傲慢,真是可憐而不自知。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懷有大善之心的人,就好比水一樣,雖然一切生物都需要它,但它還是那麼謙卑的往低處流。

《荀子》宥坐篇記載了那麼一段故事:

有一天,孔子參觀魯國的宗廟,留意到一種叫「欹器」的裝水容器,便叫弟子倒水進去,但水倒滿後欹器立刻翻覆。孔子看了,便感慨的說:「哦!是裝滿就會翻覆的東西。」《菜根譚》中有句話說:「欹器以滿覆」,簡單的說,就是告誡世人不可太自滿。

唐朝宰相魏徵太宗十思疏中說:「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所以說:「謙受益,滿招損」,。《易經》亦云:「人道惡盈而好謙」。你可以豪氣萬千,但絕不能傲氣半分,縱然你有超人的才識,也要虛懷若谷。看!那成熟結實的稻穗,頭都壓得低低的,只有敗穗才迎風招展,趾高氣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謙卑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胸懷。現實生活中,謙卑往往被誤以為是卑微的軟弱。一個謙卑的人,他不會極盡地表現自己的優越感,滑稽地以為自己對別人可以驕橫跋扈,肆無忌憚地在他人面前無禮、暴虐或乖戾。
  • 中華傳統文化遵循的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謙卑原則,但卻以「人怕出名、豬怕壯」的俗語消磨人們的成功慾望,更以「槍打出頭鳥」來威嚇那些出類拔萃者的進取心。其實謙卑並不需要以消滅出類拔萃為代價。謙卑應該是幫助你最後達到出類拔萃的目的。
  • 明朝萬曆年間出了個很著名的首輔張居正,地位相當於宰相。據明史記載,張居正小的時候就聰明絕頂,十二歲中秀才。十三歲的時候參加科舉考試,巡撫顧璘在考前會見了張居正,對他的才華大為驚奇。民間傳說,顧璘激動之下將自己腰上的犀帶解了下來,送給張居正,並說了一句話「將來你是圍玉帶的人,這條犀帶你只能先湊合用了」。
  • (大紀元台北記者站報導)對神韻演出讚不絕口,連連說「太好了!太好了!」的作家禹海,3月2日回到台北,朋友邀他觀賞神韻藝術團在台北的最後一場表演,他為這個時代有神韻傳揚神傳文化,充滿著法喜。
  • 風要我往東我就往東
    風要我向西我就向西
    山要我低頭我就低頭
    山要我彎腰我就彎腰

    挫折來了我默默承受
    壓力來了我靜靜思量

    知道 挫折只是一時
    明瞭 壓力終會消散
    外在 怎能改變內心
    謙卑 延續所有希望

  • (中央社台北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表示,自己很榮幸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但他說不確定自己是否投入夠多努力,足以獲獎。
  • 謙卑,唯有它能讓我們懂得放下一切虛浮,去追求生命裡真實的尊榮。
  • 懂得尊敬別人,並不是指對上司、對父母、對有權有勢的社會賢達人士畢恭畢敬,而是指凡事以敬,凡人以敬,凡物以敬,對下屬、對子女、對所服務對象,甚至於對所佈施的窮苦人家一樣恭敬。
  • 【大紀元1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4日電)篤信基督教的歌手蔡琴最近在萬人聚會的佈道會中分享生命見證時說,從前她自認是有智慧的無神論者,現在想起來蠻好笑的。有了信仰後也改變了她以往好強的個性。
  • 有一位成功的演說家,不管是在公司的內部或是對外的演講,聽眾都感覺內容很精彩,不會有人覺得內容無趣、乏善可陳。

    有一天,演說家接受媒體的採訪,當他被記者問到,如何讓自己的演說如此感人。他幽默的說:「這一切都是仰賴他的祕書幫他準備的講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