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禁令誣衊樂施會「滲透」

人氣 14
標籤:

【大紀元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辛玲香港報道)中國大陸網上最近流傳一份署名中共教育部黨組向全國教育系統發出的緊急通知,宣稱香港樂施會是有「反對派」背景並向大陸「滲透」的非政府組織,它的一些項目與「維權」組織合作,「用心不善」云云。事件引起香港樂施會強烈反應,昨日下午特別召開記者會否認有關的指控,表明該會在大陸的活動既不涉及政治,也不違反法律,其合作夥伴也沒有所謂「維權」組織;而通知指稱樂施會有所謂「反對派」云云,也是「不專業的提法」。

教育部黨組緊急通知惹風波

在網上流傳的通知稱為《關於防止香港『樂施會』中國分部通過互聯網在我國高校招聘『大學生志願者』的緊急通知》,署名為中共教育部黨組,發佈日期為2月4日。據悉,該通知2月11日突然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網頁的就業服務欄曝光,其後也被一些網站轉載。通知宣稱,香港樂施會的中國分部自2005年以來一直與境內部份「維權」組織合作,開展大學生志願者培訓項目,將各院校挑選的人員安排到各大城市的「維權」機構實習。通知指樂施會這個項目「用心不善」,並將樂施會定性為「竭力向內地滲透的非政府組織」,其負責人是「反對派」骨幹,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院校與樂施會斷絕來往,並加強對它的監控。昨日中午時分,該通知已在原載的中央民族大學網頁上刪除。


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網頁曝光的教育部緊急通知宣稱,香港樂施會是有「反對派」背景並向大陸「滲透」的非政府組織,它的一些項目與「維權」組織合作,「用心不善」云云。(網絡截圖)

樂施會:項目不涉政治不違法

樂施會中國部總監廖洪濤在記者會上強調,樂施會在大陸的合作項目一直不涉及政治,也不違反法律,也沒有挑戰大陸政府。過去20年來,一直參與內地的扶貧工作,包括學校興建、教師培訓及課程改革等。他表示,樂施會在大陸的工作,八成合作夥伴是政府或政府認可的組織,但亦有非政府組織。而且,每年也都會聘請10至15名內地社工系大學生接受志願者培訓,他們實習的機構都是樂施會長期的合作夥伴,遍佈北京、山東和廣州,而這些非政府組織與內地政府也有合作關係。樂施會過去從未受到內地政府的批評或收到指控的訊息。

廖洪濤表示,樂施會希望借招聘志願者參與合作機構的實習,讓更多學生了解弱勢社群,在過去的4年間共招聘了40多人,其中近三成在實習後進入非政府組織工作。對於通知所說樂施會與「維權」組織合作,他這樣回應:「中國有50多間大學有社工的畢業生,我們看到很多社工畢業生沒機會到社工組織或者是NGO(非政府組織),我們給一點點機會讓他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一起。為甚麼它說是維權組織呢?」

「反對派」提法被指「不專業」

他又表示,香港樂施會董事會裏有香港各界的知名人士,但是董事會成員以至各員工的個人背景與取向,相信都不會影響他們參與樂施會工作。

對於所謂「反對派」的指控,廖洪濤反駁:「我們不會覺得他們個人的興趣或者政治背景影響到他在樂施會的扶貧工作。我們不會認為樂施會有任何所謂反對派或者保守派,這種分法對我們所有的員工或者是董事會成員都是不專業的一個提法。」

他表明,樂施會從未收到有關的通知,截至當時也未收到大陸教育部門對事件的解釋,但今年原計劃要招聘16人進行培訓,目前已經暫停。

廖洪濤促請大陸政府要以合法和規範的方式處理國內的非政府組織:「希望他們會鼓勵中國非政府組織註冊,對非政府組織監管是有合法、有規則、有章程去監管,包括中國媒體對非政府組織的監管和批評,都應該像香港這樣有足夠的空間,有足夠的準則、足夠的標準去監管,而不是用比較含糊的方式去處理。」

他又表示,不擔心事件影響日後與大陸的合作關係,並歡迎各界繼續監督樂施會或樂施會合作伙伴的工作。

中共部門紛推說不知情

本地媒體昨日向中共教育部新聞辦查詢,新聞辦發言人表示不知道通知是由哪個部門發出,「因為教育部有其它部門,有很多部門,我們這個新聞辦可能也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個部門。」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回應時也表示,不了解有關情況。


香港樂施會中國部總監廖洪濤在記者會上澄清,樂施會在大陸的合作項目一直不涉及政治,也不違反法律,其合作夥伴也沒有所謂「維權」組織。(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樂施會救災扶貧 成員涉各界

人道援助機構「樂施會」,前身為英國牛津飢荒救治委員會(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早於1942年已在英國成立,當時旨在援助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受害者,樂施會的名稱Oxfam,便來自該會的縮寫。樂施會其後相繼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會,由各地獨立運作。

香港樂施會成立於1976年,當初只是靠二手商品店籌款,一直發展至今。早在80年代,樂施會曾經著力為香港越南難民爭取權益,並參與埃塞俄比亞的飢荒救援工作。該會籌得的款項主要用在東南亞、非洲與中國的扶貧救災,以及發展教育項目。

1987年,香港樂施會開始在內地進行救災和扶貧工作,主要援助對象為偏遠山區的貧困農戶、少數民族、婦女兒童和愛滋病感染者。1991年正式在中國大陸開展大規模扶貧工作,首站是雲南和貴州,至今已近20年。統計數據顯示,該會在中國扶貧及救災領域投放的資金,已超過5億元人民幣,當中95%以上是香港市民的捐款。

該會籌款活動則以一年一度的「樂施會毅行者」最為人熟悉。單在上年度,該會便籌得超過3億元捐款,而去年的撥款有超過一半用在內地與香港的項目。

目前香港樂施會董事局共有13名成員,由各界人士組成,有民主派人士,也有前任高官。任職公共事務顧問的主席盧子健是民主黨成員,其中一名副主席陳智思則是前行政會議成員,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也是董事局成員之一。◇

相關新聞
英慈善團體施壓G20  籲開徵金融交易稅救貧
英團:各國降貧國兒童死亡率承諾 嚴重脫軌
西非飢荒問題嚴重 乾旱只是原因之一
阿富汗民眾說貧困失業是戰爭主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