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作家比爾.麥吉本

人氣 22
標籤:

【大紀元3月5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3月 04日報導)環保作家、教育家和活動人士比爾·麥吉本1960年出生於打響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的麻薩諸塞州的列剋星敦。他上高中時,每年夏天都會在當年的列剋星敦戰場做導遊,向人們講述美國民主和自由的故事。

他說,這個工作讓他學到了寶貴的歷史知識:「我從來不會把不同意見與不愛國相混淆,我反對這樣做。我講述的那些人就是通過與強權持不同意見而展現愛國主義的。」

麥吉本後來就讀於哈佛大學,並且擔任每週出版六天的學生報紙的編輯。他說:「我負責報導市裡的政治新聞和總統大選,還有很多很多。我沒有在課業上下太多功夫,但是寫了很多東西。」

大學畢業後,麥吉本為全國性週刊《紐約客》寫專欄。他在那裡工作5年後辭職,搬到紐約州的一個偏遠小鎮。他說就是在那裡,他發現自己愛上了森林。

麥吉本說:「忽然有一種感受衝擊著我,我發現這些森林已經不再是原生態的了,人類改變了那個地方的氣候,無論是季節,還是植物和動物,都受到了影響。」

這個認識成了《自然的終結》這本書的中心思想,這是麥吉本寫給一般讀者的第一本關於全球氣候暖化的書。之後,他又寫了10本書,從不同角度討論氣候變化問題。

他說:「我寫人口,寫流行文化、電視和大自然。我走訪世界各地,尋找有希望的地方,將那些地方的情況介紹給美國,告訴美國人我們現在做事情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等等。」

麥吉本2008年出版了一本1000頁的美國環境文章彙編《比爾麥吉本讀本》,前副總統戈爾為這本書寫了前言。《比爾麥吉本讀本》向讀者展示了從19世紀初保護美國野生環境的觀點開始,美國環境保護思維的演變。這種觀點導致美國建立了一個國家公園系統,並興起了一個環保運動,提倡立法保護水、空氣和瀕臨滅絕的物種。

麥吉本說:「但近年來,我認為有關美國環境的文章的重點已經從自然環境轉向了社區、人類和自然社群。我們如何以這種方式在地球上生活,還使地球能夠繁榮?」

麥吉本說,環境主義已經無法抵銷美國過度的消費文化了。他指出,環境運動不足以應付全球氣候變化以及燃燒煤、天然氣和石油所釋放的碳。他認為,能源的使用必須反映在價格上,「必須讓化石燃料的價格反映出它對地球造成的傷害。」

麥吉本現在領導著一個全球性的草根網路運動350.org 。他們的目標是傳播這樣一個信息,就是:目前100萬分之350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太高了。

他說:「這是一個很棘手的數字,因為我們已經超過350,達到385了。所以我們要行動起來,在每個國家組織集會、藝術和音樂活動,努力告訴人們這個數字,至少讓人們知道最後的底線是甚麼。」

麥吉本指出,簡而言之,現在的挑戰在於,拯救地球需要政治決心。他希望350.org這類民眾組織推動全球採取行動的聲音,在還不算太晚的時候,能夠有助於扭轉氣候變化的趨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譚作人提出上訴 民間續告震災瀆職人
危害兒童心理健康 美醫務總監:社媒應添警語
法拉盛公園亞裔女生遭性侵案 警方鎖定嫌犯
法拉盛女生遭性侵後 家長將組織互助隊巡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