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講古」:西螺七崁

臺灣先民重情重義的俠義故事,也是臺灣先民拓荒開墾史的縮影

人氣 75
標籤:

【大紀元4月13日訊】「西螺七崁」臺灣先民重情重義的俠義故事,也是臺灣先民拓荒開墾史的縮影。南灣臺灣同鄉會暨北加州臺灣客家會,訂於4月17日(星期六)下午2時至4時在臺灣會館請大家來聽故事,臺灣語言及歷史研究工作者曾鴻圖以「西螺七劍 – 臺灣先民開拓史」為題開講,敬邀鄉親齊聚一堂,泡茶講古論今。

「西螺七崁」是指西螺的張廖族人以祖先七崁箴規為序,將二十五個聚落村莊,合併劃分七個聯防地區,守望相助,號稱「七崁」。

1972年(民國61年)華視推出一部連續劇「西螺七劍」,根據「西螺七崁」的武功俠義故事改編(劉林飾阿善師)。每晚八點黃金檔時段,以一小時節目連續播出七個月,集數之多、收視率之高,創下空前紀錄。1986年(民國75年)以「新西螺七劍」劇名再連播一次(劉家輝飾阿善師),盛況仍是空前。由此可見,「西螺七崁」的故事為大家所津津樂道。

西螺的張廖族人以祖先七崁箴規,第一崁箴規:「生廖死張故曰張廖」。生時姓廖,死後神主牌、墓誌、祭祀、訃文等改寫「張公」或「張媽」。不講母語,自然不知自已先祖的精彩故事,有人甚至不知七崁的廖姓族人為何不能與姓張者通婚?其實七崁廖姓族人原本姓張,為報知遇之恩生時姓廖,一生成就悉歸廖,死後歸張,所以又稱張廖。

在臺灣的廖姓族人可分為「雙廖」和「單廖」兩種,單廖是單純的廖姓,主要分布在新竹縣、桃園縣、臺北市、和高雄縣。雙廖又稱張骨廖皮,或是張廖,就是生時姓廖,死後歸為姓張,回歸張氏祖先,其後代主要分布在雲林縣、南投縣和臺中縣、臺中市。「雙廖」即「張廖」是「七螺七坎」的主要族群。

「過得了西螺溪,也過不了虎尾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臺灣的武功發源地在那裡?「白馬事件」如何使「西螺七崁」的武功盛極而衰?欲知故事始末,請速報名參加。

南灣臺灣同鄉會暨北加州臺灣客家會,兩會會員免費,非會員 $5 (為準備茶點請先報名)。有關詳情,請聯絡南灣會長李佳林TEL:(408) 666-9515或北加州臺灣客家會長簡雅如 TEL(408)218-2681。◇
    (http://www.dajiyuan.com)


38年前演出「西螺七劍」電視劇的劇照。

相關新聞
聖荷西教會舉辦講座:共產主義如何蠶食美國?
金山灣區FASCA舉辦新生培訓成果展
灣區數百民眾卡車集會遊行支持川普
前美大學校長張蘊禮:如何給子女最好的教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