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地產市場一周拍賣回顧

低報價——火熱市場上冰冷的事實

標籤:

【大紀元5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茹澳洲墨爾本編譯報導)想像一下,墨爾本近郊一套三臥室的維多利亞別墅,廣告標價為$700,000至$750,000之間。這是一套保養得很好的物業,拍賣中當然競爭也很激烈。儅價格漲到$895,000時,已經比廣告上登的最高價高出$145,000了,但價格還沒有打住,依然在攀升,最後以90萬多的高價成交。

這在當前的墨爾本拍賣市場是再普遍不過的場景了,此時大多數失敗的競拍者只能失望地走開,咒罵著房地產這個行業。但這一次,一封「低報價(Underquoting)」的投訴信遞到了消費者協會。

「低報價」在墨爾本拍賣市場是違法行為,它是指地產代理們故意在廣告上刊登很低的價格,吸引競拍者前來,使拍賣中的競爭更為激烈,以此抬高價格。如果地產代理被確認「低報價」的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如被罰款或吊銷執照等。

本文一開始講述的例子看上去是很明顯的「低報價」案例,但實際上沒有這麼簡單。消費者協會對「低報價」的調查主要是將這套物業的正式估價和廣告上刊登的價格進行對比,如果這兩個數字是吻合的,按照現在的法規,就不是低報價。

然而,這個定義實在是太窄了,所以很容易被操縱。比如說,代理們可以有意把估價降低,使廣告上登的價格顯得合情合理。目前這種現象如此普遍,拍賣中的成交價動不動就比市場估價高出30%—50%,消費者協會幾乎是不可能一一查證的。

雖然代理們時常因低報價而受到公眾和媒體的砲轟,賣傢卻可以輕輕鬆鬆的避開任何指責,他們有權隨意制定成交的底價,很多底價是在拍賣中才定下來的。這也可以理解,因為不少業主並不知道自己的房子到底值多少錢,儅他們看到人們願意付多少的時候,心裏才有數。

反過來講,就算很多賣傢不知道自己能接受什麼價格,但大多數人對自己不能接受什麼價格是很清楚的。賣方不公開保留價的權利,使他們能夠以一個低得不可能接受的價格刊登廣告,而真實的保留價格只有賣方自己知道,有時連代理都不知道,否則代理一旦知道就有法律義務提高廣告標價。

賣傢可以從星期五晚上到星期六拍賣中,奇跡般的將保留價提高5萬至20萬,消費者協會卻對此無能為力,他們只能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調查,而修改法律是省政府的事。

據時代報報導,上週的拍賣活動銳減,在「澳紐軍團日」的長週末,只安排了470個拍賣,REIV統計的成交率為83%。

在Toorak,2/105 Mathoura Road的單元房,以$700,000的廣告標價開拍,TBM說,最後賣了$950,000,比標價高36%。

在Brunswick,10多個競拍者競爭5/30-32 Grantham Street的一套聯體別墅,JPP買傢代理的Catherine Cashmore說,這套物業的廣告標價為$500,000-$550,000,市場估價為$540,000,成交價則高達$716,000。

本週末安排了850個拍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墨爾本中間各區盡善盡美 房價上漲強勁
澳洲墨爾本地產拍賣一周回顧
找尋墨爾本最便宜的房子
維省官方房地產銷售信息拖後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