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筆天下】臧山:歐盟難題

臧山

標籤:

【大紀元5月10日訊】「它有更多人口,更為富裕,在所有的國際組織中有更多的投票權,雖然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但卻提供了全球最多人口的健康和免費教育保證,無論美國人是否喜歡,這個『歐洲合眾國』決心成為新的世界強權。」二零零二年,美國《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文章,在評論雷德(T. R. Reid)的《歐洲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Europe)一書時這麼總結。

雷德作為美國媒體的特派記者,在歐洲居住了十多年。他認為,以歐盟為載體作為一個單一「國家」的歐洲,將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世界強權。當其時,世界許多輿論也都開始討論,二十一世紀「不是中國世紀,而是歐洲世紀」。

然而這個歐洲世紀剛剛過了十年,便遇到了第一個,卻很可能是決定性的考驗。由於經濟危機,希臘國家信用出現了問題。而在這第一個骨牌的背後,還有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和意大利同樣面臨國家債務償還搖搖欲墜的局面。歐洲債務危機的骨牌效應是否因此而開始連鎖反應,歐洲人能否阻止第一張骨牌倒塌,未來數週可能是決定性的時刻。

以西歐強國為核心的歐盟,總共有二十五個國家,除了西歐和北歐十個國家之外,大部份新加入歐盟的南歐和東歐國家經濟狀況並不令人樂觀,而過去十多年的快速擴張,使政府在債務方面步伐過大。一旦危機來臨,歐元、歐洲銀行甚至是歐洲聯盟本身,都將面臨嚴峻考驗。

為了阻擋第一張骨牌的倒下,歐盟、IMF和希臘的官員從四月下旬開始,已經進行了10天的三方談判。歐盟和IMF要求希臘採納更加嚴格的赤字縮減措施,談判由此僵持難下。對於希臘來說,縮減赤字等於降低經濟水準,降低國民生活水準,國內的政治和社會問題可能激化導致現政府下台。而對於歐盟和IMF來說,大量的無條件的支援一個無底洞,當然是絕對不合情理也不合邏輯的選擇。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德國和法國的基本態度。作為歐盟中最重要的兩個大國,德法對希臘金融援助方面持謹慎態度。事實上,如果要維持歐元的基本穩定,希臘超越本身經濟發展的債務必須降低,公共支出必須降低。所以,未來各方談判如何結果,恐怕仍有待觀察。

事實上,人類歷史上國家的合併分離,從來都是暴力征伐的結果。歐盟是人類第一次以和平方式進行平等合作的統一嘗試,但這個嘗試卻遇到了似乎難以克服的障礙。

西方哲學家認為「性格決定命運」,在國家層面其實是同樣道理。現代政治和經濟等等學說,無不建立在自利基礎之上,這由人性決定。在國際政治的層面上更是如此,順利的時候大家有話好說,困難和危機來臨時各自盤算。這樣的「國家性格」,是我們從一開始便對歐盟統一政體持懷疑態度的主要原因。

歐盟創立者之一,法國二戰英雄戴高樂的名言,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便把道理說得極其淺白。當下的歐盟,如果要跨越危機為歐洲統一奠定堅實基礎,恐怕必須找到超越這種傳統的「朋友/利益」的基本價值觀框架。

–轉載《新紀元週刊》第172期鋒筆天下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歐元期貨 創52週新低
歐盟通過緊急救援希臘貸款防止危機蔓延
歐盟部長加緊完成金融方案
奧巴馬電歐盟領袖 促重建市場信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