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訪華 否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大紀元7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仁德國報導)7月16和17日,德國總理默克爾上任後第四次訪問中國。出訪首日她在北京會晤了溫家寶和胡錦濤,並和溫家寶共同出席中德論壇。據德國媒體報導,默克爾要求中國政府進一步對外開放市場,並明確表示,中國還沒有達到「市場經濟」地位要求的所有條件。

當天上午溫家寶在北京以三軍儀仗隊的形式高調歡迎德國客人,中方媒體對德中關係大唱讚歌,德國媒體注意更多的是雙方爭議之處。

不公平競爭

據德國《時代報》報導,默克爾在公開場合指出了兩國企業的不同境遇,中國企業可以很方便地進入德國市場,她希望中方也應該讓德國企業在中國享有同樣便利。因此她要求中國政府,進一步對外開放國內市場。默克爾強調說,雙方在經濟領域還有很多重要問題需要澄清,比如知識產權保護、防止壓價競爭以及制定合理匯率,「以確保大家都不吃虧」。

《時代報》分析說,默克爾此言的話外之音是批評中國政府對出口實行補貼並且國家人為控制匯率,從而壓低價格增加出口競爭力。中國和德國目前是全球領先的兩個出口大國,去年雙方的貿易總額達到710億歐元。

市場經濟地位和武器禁運

歐盟至今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並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對華實行武器禁運。這成了中歐關係的兩大焦點。

默克爾在北京談到這兩點時,始終維護布魯塞爾的立場。當中方提出歐盟應該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便於中國商品進入歐盟時,默克爾表示否定,她說:「我認為,目前還沒有達到所有條件都滿足的地步。」

當天中午默克爾在中央黨校和畢業生座談時,有人問到歐盟不久是否可能取消對華武器禁運,德國總理亦給予否定回答,因為事關中國的國內局勢,和國內的人權狀況和百姓權益密切相關。

西方民主教育課

德國媒體都提到了默克爾在中央黨校座談時給畢業生上了一堂民主教育課。

默克爾在回答學生提問時講到了中德兩國政治體制的不同:「我們(德國)一直有多個黨派不停地公開競爭,有時這個黨執政,有時那個黨,這是由選民來決定的。」她還列舉了德國不同黨代表的不同理念和人群。而中國始終是同一個黨執政,對此默克爾提出了兩個問題,「一個黨能夠做到四、五個黨派共同做到的事嗎」?再者,一黨專政「長期下去能行的通嗎」?

德國《南德意志報》認為默克爾這樣見機行事闡述民主概念很有策略,既沒有指責也不挑釁,而是用友好的提問,讓在座者去深入思考和回味。

默克爾此行與中方在貿易、能源、文化等方面簽訂了多項協議,隨行的有德國多家大企業的總裁,西門子、戴姆勒等公司與中方簽訂了總價值27億歐元的合同。

7月17日是默克爾在溫家寶的陪同下訪問西安,雙方在共進私人早餐後訪問當地一家企業,隨後參觀秦始皇兵馬俑。當天也是默克爾56歲生日,中方很可能給她安排一些驚喜慶祝節目。

中國是默克爾此次三國之行的第二站,之前她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出席德俄雙邊峰會,她將在18日出訪哈薩克斯坦後返回德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德國總理訪華 學者論議程和背景
德議員:律師受迫害是國家不祥之兆
中國巨額外匯將流海外 西方憂政治操作
德總理訪中國料提人權及產品安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