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謝田:學位門觸動人們心中哪根弦

謝田(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Aiken)

人氣 6

【大紀元8月14日訊】學位是寒窗苦讀的結果,表面意義人們都清楚。但從本質上看,它到底是什麼呢?有一年在芝加哥開會,與會者是各國的商學教授和找工作的博士生。會議間隙,大家聚在酒店大廳裡啜著飲料聊天,有人提出了這個問題。一教授回答說,學位(Degree)呢,其實就是把全社會的人按職業、收入和地位劃分開來、讓人們對號入座、各司其職,這樣一個簡單有效、又不失公平的辦法。當時大家都笑了起來,想想是有幾分道理。從修煉角度看,沒準兒真是這樣的,它或許是神佛安排世間眾生的一個工具。

黑人校長的哈佛學位

大陸學位門事件之後,有人感嘆,說這是騙子狂歡的年代;更有博客作家帶著憧憬,希望有一天美國成功人士會以拿到中國野雞大學的文憑為榮。學位既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把人們按職業、收入和地位分開,其劃分的公正性,就非常的重要。

今年哈佛的畢業典禮上,十個人被授予榮譽學位,包括弗裡曼‧洛堡斯基(Freeman A. Hrabowski III)博士。洛堡斯基是馬裡蘭大學巴爾的摩郡校區(UMBC)的校長,他獲得哈佛的榮譽法學博士。洛堡斯基的成就,在於他把UMBC從一個社區大學變成美國高等教育的明星。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排名中,UMBC被列為上升之中大學的第一位,他則被時代週刊列為美國大學校長十佳之一。得到哈佛學位之前,他還得過普林斯頓、杜克、密執安和喬治城等十幾個學位。

博士頭銜也好,榮譽稱號也好,第一次得到時,人們感覺最好。以後再來,就不那麼稀奇了。每個人都有中小學文憑,畢業後再給你一個高中文憑,你肯定不會覺得特別的稀罕。但這世界就這麼怪,有人學位多得數不過來,博士帽別人爭著往頭上扣;有人拼老命才弄一個,甚至不得不偷偷混一個,還會被別人戳穿。這可應了修煉界的說法,該你有的,命裡注定的,怎麼都是你的;不該你有的,命裡沒有的,拚命爭也白費勁,弄來了也戴不住。

洛堡斯基的故事震撼人心,是因為他在童年,曾在民權活動中被捕、關在牢裡。就是這個生於阿拉巴馬州的黑人兒童,十來歲入獄,二十四歲得到高教管理和統計學的博士,現在成為美國高等教育的明星。是機會的均等,是從民權運動中贏得的社會公正,才給年輕人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學位門觸及的心弦

學位的用處,是它是一種資格證明,表明你曾經達到了某些標準;學位的好處,是它永遠跟著你走,職位、官銜來來往往,只有學位是自己的。當然,學位不是未來的保障。以前中國一家新的大學保證說,他們的畢業生全都能找到工作。這保證肯定是會出問題的。學位門觸及的,遠比學位造假和個人誠信更為嚴重,它觸動了人們心中一根敏感、脆弱的心弦。

人們要公眾人物誠實不欺,但人們更需要的,是機會的均等,是程序的公正(Procedural justice)。高考,曾是國人對社會公平的一絲希望。七十年代恢復高考時,國人都沒來得及反思一下,為什麼高考被取消,高考取消對社會的傷害,誰必須負責?為什麼沒人承擔責任?人們沒有去想這些,只是蜂擁而去參加考試,抓住了不公平社會的第一根稻草,爭先去實現自己的價值、求得自己的機會。


學位門事件所觸動的,不只是學位真假和誠信問題,而是攸關社會公正的心弦。圖為美國前總統布什2003年5月在南卡羅萊納大學哥倫比亞校區的畢業典禮上致詞。會場之外有五十餘名抗議者,包括幾位當天的畢業生。(Getty Images)

當然,那個機會當年就是不均等的,共黨高官的子弟和家人,可以優先進入北大清華。到今天,中國高考胡亂加分,運作不透明、權錢交易,在教育部規定的十四種加分之上,各省市再來兩百種加分,已經宣告這個最後的希望也在破滅之中。

學位公正和社會公正

學歷造假,造成公正性的失去;公正性的喪失,造成人們心中的憤懣。但是,是不是有了學位的公正,就有了社會的公正呢?

在正常國家,沒人否定人性惡的一面,沒人否定人類會偏離宇宙「真、善、忍」特性的可能。所以,所有的社會機制、法律規範、對政治人物的制約,無不從這裡出發。倒是中共號稱是為人民服務的,並且是「全心全意」的。既然「全心全意」,當然不需要制約。一旦他們露出真面目、「全心全意」為自己服務時,人們才發現悔之晚矣、約束的可能都沒有了。

最根本的公正性,在中國社會是不存在的。人們對學歷門不滿,實際上是在整個社會公正性全面缺失的情況下,找到了一個小小的、宣洩的渠道,如此而已。而要真正達到全社會的、廣泛意義的公正,那就非得結束專制統治不可。

不是人人需要學位

學位與好工作、高薪水的聯繫,廣泛根植於大部分人心中。但人們往往忽略了,相關性並不等於因果性。美國大城市犯罪多,電線桿密度高;小城鎮犯罪少,電線桿也少,也就是說,犯罪數量和電線桿數量是相關的。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得出結論,說電線桿立多了,犯罪就會增加。

勞工統計表明,發達國家如美國,許多工作也不需要大學學位。未來十年預期需求增長最快的三十種職業中,只有四分之一需要學士學位。所以有經濟學家建議,讓一部分高中生或延長高中教育,或進入職業教育,去學些實用的技巧。

即使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高等教育,但沒有一個經濟或社會學家膽敢提出,建議哪些階層的人放棄高教的機會。反對的人士指出,這會剝奪人們成長的機會、人生的期望,是教育的歧視。問題的關鍵是,公正的基礎,和人們選擇的權利,是不能喪失的。

醫治造假的社會病

學位造假作為誠信危機的一種,是其很小的部分。當假冒商品、虛假交易、黑球黑哨、論文剽竊、濫發文憑,所有這些在民意和輿論面前毫髮無損、照常進行,人們應該知道,這個社會已經從根子上被徹底的敗壞了。

大陸媒體說,學歷造假是社會病,這話說的不錯。但病根在哪,藥方何在,他們沒說。海外人看到,造假者居然喊出「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騙到了,就是一種能力,就是成功的標誌」,人們的心都碎透了,搖頭不已、痛心疾首,知道這個社會已經偏離「真」的原則太遠、社會已病入膏肓。但是,國寨內的人似乎仍然不驚不擾、甘之若素。

憂國憂民之輩,該怎麼辦呢?全民反迫害的熱浪在呼籲解體紅朝。解體它是為了停止迫害,還自由與人民。但解體專制的另外一個好處,是歸還社會公正。這一點,是遠離政治的修煉人對末劫的中國人民,一個最大和最好的禮物。◇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84期【商管智慧】欄目(2010/08/05刊)

本文連結: http://mag.epochtimes.com/b5/186/8331.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新紀元】謝田:雅卡山空洞和鄂爾多斯空城
【新紀元】謝田:高球名人賽中普通人的故事
【新紀元】謝田:希臘和中國的真假共產主義
【新紀元】謝田:蝸居內的掙扎和權力的揮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