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天變與民變——對舟曲大難的思考

梁京

標籤: ,

【大紀元8月18日訊】8月7日發生的舟曲大難與今年春天的玉樹地震的最大區別就在於,這不僅是一場完全可以防止的災難,而且,這場大難的鑄成,有太多人爲因素。因此舟曲大難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當局當然不願承認這一點,而是強調08年四川地震對周邊地質狀況的影響這個客觀因素。但是,這一次國內的媒體可沒有這麽客氣了。

本期《南方週末》編輯在頭版關於舟曲大難報導中突出了兩段引文:

“先是森林,再是水利,最後是礦産,對於當地自然資源的掠奪就像嚼甘蔗一樣,一節一節地把舟曲嚼幹。”

“由於後續資金不足,舟曲泥石流防治工程未能完成。重點預警地三眼村的排導工程一直沒有實施。而淹沒縣城的泥石流正是從這裡傾瀉而下。”

感謝《南方週末》,大膽地提出了此時每一個人心中都有的問題:“還有多少個‘舟曲’潛伏?”帶著這個問題,他們採訪了中國權威的地質環境監測專家。而這一次,專家們也驚人地直率和大膽。這已不能簡單地解釋爲利益驅動,而是標示著中國正在急劇升溫的政治氣候。

專家告訴我們,“中國至少還有1.6萬個與‘舟曲’類似等級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著700萬人的人身和財産安全”。而當局對此基本上沒有作爲,“自1999年以來就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調查,…至今仍沒有完全摸清整個版圖的脾性,許多所謂的安全之地卻成了重災區”。

報導結尾說,“面對如此之境,下一個‘舟曲’可能是懸在我們頭頂的另一顆炸彈。”這段看似聳人聽聞的文字墨印還未幹,就傳來了甘肅天水、隴南發生大規模泥石流,造成多人死亡的消息。

目前當局正在開動全部宣傳機器,轉移對這場災難的問責,並試圖把自己製造的人禍變成政治資本。中國政府巨大的財力和動員能力,再次給世界留下深刻印象。但人們還是會問,政府既然擁有如此巨大的財力,何不早些用來防災?

此次舟曲大難,當權者究竟會得到什麽教訓?舟曲大難告訴我們,欺人欺己難欺天,不義的治國之道,總會遭到上天的懲罰。古代的儒士們總想讓皇帝從前朝覆滅中明白這個道理。但儒士們始終搞不明白,爲什麽沒有一個王朝能避免天道的懲罰而覆滅。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有了空前強大的專制政府,它有能力製造大量災難,也有能力通過救災把一場巨大的人禍變成政府的公關機會。這樣的政府會從天道的懲罰中汲取教訓嗎?溫家寶喜歡引頌王安石的一句名言:“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說明“財迷心竅”的中國當權者,完全可能繼續自欺欺人,沿著“科學發展”的道路一意孤行。

帝制中國改朝換代的一個重要機制是天變激發民變,這可能使現在擁有巨大財力和動員能力的中國當權者産生一個錯覺,就是他們完全有能力阻止天變引發民變。這將是一個可怕的錯誤。

民變的真正致因不是天變,而是天下失道,是沒有正義。因此,即便沒有天災,政府的腐敗和惡政終會激起民變。上個月蘇州地區爆發的數萬人參加的“通安事件”就是明證。儘管當局封鎖這一消息,還是阻止不了真相的傳播。

本期《南風窗》對“通安事件”作了深度報導。文章說,“‘通安事件’表明,人們對政府官員腐敗深惡痛絕,每個利益相關者心理都放著一條條乾柴,隨時可能被點燃”……

蘇州是中國最富庶和發達的地區,政府素以“強勢”著稱。官員以爲,憑藉強勢,可以把拆遷後土地升值的大部分收益奪走甚至攫爲己有,而農民則只會忍氣吞聲。結果是,農民以大規模的集體行動,讓一批官員丟掉了烏紗帽。

“通安事件”絕非孤立。中央當權者的無能正在使公權力全面失控。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各地政府正在掀起一個大拆大建的新高潮。有高官甚至放言,“二十年內現有中國城鎮的住房就是得拆一半。”這無疑將是比任何天災都要可怕的一場民族大災難。

若這場人爲災難與類似舟曲這樣的人爲環境災難疊加在一起,21世紀的中國,就有可能重演天變激發全國民變的歷史慘劇。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梁京:克魯格曼錯在何處?
梁京:家醜何以會外揚?
梁京:「中國模式」與龐氏騙局
梁京:瘋狂的樓市與溫家寶的難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