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誠心表現美 音樂導師讚大賽

人氣 33

【大紀元8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即將圓滿落幕的新唐人電視台第四屆「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受到各地音樂界的讚賞,香港業餘歌唱家陳錦儀稱讚大賽為聲樂界提供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平台,鍛鍊參賽者在真善美的追求上提高。

活躍於香港音樂界的業餘歌唱家陳錦儀,透過自己不斷的努力進修,先後在中文大學取得榮譽文學士(音樂)和香港音樂專科學校獲音樂教育文憑,目前擔任一家中學的音樂主任,除專注音樂教育外,還積極參與演出,廣受好評。

參賽就是成功者

聽到新唐人舉辦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她讚賞大賽為聲樂界提供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平台,「等於給我們一個平台去鍛鍊,有一個目標去表演,美聲唱法如何唱得真的是美聲唱法,都是一個學習的平台,在這麼多參賽者中互相切磋,得獎固然好,其實參賽了就已經是一個成功者。」她續說:「互相學習、互相切磋來達到接近真善美的要求,所以舉辦一個比賽我覺得是非常的好,大家可以在一個公開的場合很公平的接受比賽,令到自己的藝術越來越接近完美。」她期盼有機會能共襄盛舉。

陳錦儀認為,美聲就是發出美麗聲音的方法,「只要我們能夠健康的、很自如的來發出我們對於美的感情,利用聲音去表達美。其實廣義來講,每個民族都懂得美聲唱法的,一般我們說美聲唱法就是健康的使用氣息,令到我們的聲音出來有共鳴,能夠自圓,同時聲音靈活抒情,這樣一個唱歌的方法。……包括許多的民歌流行歌都可以用美聲的方法來唱,都有共同的概念,就是用我們真誠的心去表現美。」

作為說粵語的廣東人學聲樂,陳錦儀認為比中國其它省份的華人困難,「因為我們的語言有很多喉音,用喉嚨比較多,同時用下巴比較多,變成我們說話的習慣和唱歌用的位置的習慣有很大的分別。」

在學習音樂中認識自己

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陳錦儀表示最大的感受就是認識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鍛鍊自己,時常要自省,去察覺自己的問題在哪裏,而且在學習音樂中遇到很多的困難,要自己不斷的學習,多一些去實踐去解決困難,需要恆心,要多練習,要多聽人家的意見。」

除了比賽,陳錦儀認為舞台的演出也很重要,是另一個發揮和鍛鍊自己的平台,「希望觀眾藉由我的演繹,給他們感受到作曲家和作詞家的對於美的要求。音樂家如何去表達對美的要求,是一個分享自己的過程,也是一個享受。」

擁有多年歌唱經驗的她自言還未有資格稱為歌唱家,她認為一位好的歌唱家首先要具備幾個要素,「無論如何都要真誠的對待自己,真誠的對待作品和對待觀眾,然後你才能有自己的風格,人家透過你的聲音知道你有甚麼表現,你的表現能夠表現出音樂的感情,是成為一個『家』的要素。」此外,唱每首歌都必須認識歌曲的背景,不同時代的歷史文化背景不同,各有其特色。

陳錦儀說,音樂給自己最大體會就是不斷的學習,因為音樂領域實在太浩瀚,學之不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本參賽選手:感動觀眾最重要
女子銅獎得主:參賽收穫大
決賽選手:永遠記在心底的寶貴經驗
台灣選手:美聲唱中文 更有共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