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寫文章

善荷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一篇文章,主要體現文采、內涵、氣魄這三大因素。文如其人,那麼其文采就像一個人的外表,內涵就像一個人的智慧,氣魄就像一個人的心境與品格。因此,對於一篇文章來說,氣魄最為尊貴,內涵次之,文采較為輕。

古時文言文,句意簡明,內涵深遠,文氣香溢。由於人類道德的下滑,其心境越來越不能理解到古文所具之美,更難以創造出這種美,從而否定了文言文,出現看起來易解但內涵淺白的白話文。

也就是說,白話文是在人道德下滑的狀態下出現的。在這種狀態下人的心境也難於平靜,因而出現更多氣魄激昂洶湧的文章。這樣的文字也更迎合人類道德下滑狀態下的心境。

久而久之,人就把這種氣魄的文章,視為好文。特別是共產邪靈的入侵,其「鬥爭哲學」危害中華,其黨文化的毒素灌入每個中國人的思想,致使中國人不管是說話,還是寫文章,都不自覺地散發著其黨文化的因素,語氣與文氣更加激昂,用詞更加腐爛,缺少人性,甚至是充滿惡意與魔性。

其實文章應該表現平和,這樣才能更好的把美傳遞給人。人在讀平和的文字時,自然會使心境變得更加平靜。因為,平和的文字就如同平和的音樂旋律一樣,不會有讓人激情的因素。心境變得平靜了,人就會更加理性,更能讓人認識到美,辨是非、明善惡。

這裏還有一個誤區,往往人們認為平和的文字,給人感覺平淡無味。其實,因為人就是在這種充滿激昂文字狀態下成長起來的,自然很難感受平和文字之美,就像現在的人難以欣賞古樂之美一樣。

平和的文字不是無味,平和的文字就像平和的音樂旋律,平和之中也有高潮,也會波瀾起伏,但只有寧靜的心境才更能感受到其中美的韻味!

由於人們總是從前人的作品得到經驗,但由於白話文是在道德滑落狀態下出現,前人的文章中,注重表現平和的文字卻很少,因此導致人們無法認識到平和文字應有的狀態。

如何辨別什麼是平和的文字呢?應該多看充滿善念的文章,善意的文字會自然流露出平和的氣息,因為在善意和理智主導狀態下,不會出現使文字變得激昂的因素。

這樣看來,其實人寫文章,也可看作是一種心性昇華的過程。用心去感受你的文字是否平和,當你的文字表現不太平和時,應向內找,是不是你的心還未寧靜、沒有善念,而你在不斷歸正文字平和的過程中,也促使你的心不斷寧靜與更具善念。

當人在善念作用下所寫的文章,自身也會受到感動。因為善能感動人,它來源於外界,同時也來源於自身。所以有人寫文章,是流著淚寫完的,因為寫文章的過程就在加強自身的善念,而自己也被自己昇華後的善念感動著。

有人寫文章時,會發現越寫越沒靈感,越寫越寫不下去。其實那個時候,就是應該提高提高你的心性了。感悟感悟,有所感才有所悟。當你的心變得麻木時,你心裏只有自身利益,哪有心思去感悟其它事物呢?

只有你的心更具靈性的時候,對萬物才會有更多的感受及認識。人的智慧是上天所賦予,是神所賦予,只有人發出善念的時候,神才會讓人更具智慧,對萬物才會有更多更深的認識,人才能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致文以平和,讓文字發出善意的氣息,共創新人類文化!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梅花詩的作者是北宋易學家邵雍,他字堯夫,謚號康節..............
  • 李白他的名號「青蓮居士」,還是自稱「謫仙」,都表示他的生命來源非同一般。他媽媽生他之時夢見太白金星..............
  • 中華大地被稱之為神州,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燧人、伏羲、神農三位神人的出現,神也將陶器製造傳給了人。陶瓷中蘊含著不同時代的文化,凝聚著歷史的真實;各個朝代中陶瓷器的造型、製作工藝以及裝飾,其工藝水準和藝術品味以及獨特的韻味和魅力,都無不體現出不同朝代之特點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
  • 製陶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手工業,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就有了「陶」字。
  • 秦代陶塑突顯生動、開朗、寫實的風格,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形象生動逼真,充分顯示出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藝。
  • 漢代時期的陶製品無論在質地、品種、工藝以及裝飾手法等諸方面都非常繁盛。
  • 三國、兩晉時期,江南陶瓷業發展迅速,相繼在蕭山、余姚一帶出現了越窯、甌窯、婺窯等著名窯址。
  • 唐代手工業產業的空前繁榮,這與當時朝廷對手工業發展的重視是分不開的,官府設置「將作監」、「少府監」等政府機構,對陶瓷、金工、漆器、染織等進行管理。
  •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瓷業大有進步,宋代陶瓷清麗高雅,色澤柔美自然,造型簡練,挺拔秀麗。
  • 元朝陶瓷業基本上承襲了前代舊制,但出現了青花、釉裡紅兩種極具特色和名貴的品種。自明朝開始,景德鎮已成為「天下窯器所聚」;「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的瓷都。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有較為詳細的描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