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公信力創新低 傳媒自我審查嚴重

人氣 6

【大紀元2011年01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導)香港中文大學最新的「香港傳媒公信力」調查顯示,香港傳媒在市民心目中的公信力全面下跌,創13年以來新低。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坦言,調查結果對傳媒敲響了警鐘,並呼籲業界重視媒體自我審查的問題。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於97年起就「市民對香港傳媒公信力」,先後做過5次調查,最新一次的調查於去年10月底至11月進行,訪問了1,206名香港市民,結果顯示,整體的傳媒公信力僅得6.36分(滿分10分),比2009年下跌了7%。新聞報紙、電視及電臺廣播共25個媒體,獲得的分數全面下跌,平均比2009年低8%。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對調查結果感到震驚,坦言是對傳媒機構敲響了強烈警號,顯示在市民心目中,傳媒公信力是普遍下降,而不是單一媒體下降。雖然,今次中大調查沒有就下降原因進行分析,但她從業界的角度出發,認為傳媒自我審查是主因。

她說:「我們繼續強調、呼籲業界要正視自我審查的問題,一定要改善這個情況,確保新聞是以公眾利益為大前提去做出一個報導,我們見到情況是嚴重的,如果再長期這樣下去,市民是會對傳媒那個信心是有影響的,亦都有損我們自己本身的職責。」

30%傳媒工作者自我審查

香港記者協會也曾經在07年做過一次調查,共30%的受訪傳媒工作者表示,曾經在報導的時候自我審查。另外40%受訪的傳媒工作者表示,知道他們的同事在報導的時候自我審查。

麥燕庭指出,97後香港和大陸聯繫日益緊密,香港媒體自我審查和中共對香港媒體施加的壓力有關:「那個壓力我相信不單指政治,其實亦都有經濟的因素,現在的傳媒機構也不少是上市公司,他們會很珍惜或者是很重視在大陸投資,或者是做人大代表,要保持住這樣的政治關係去獲取經濟利益,亦都可能存在自我審查,總之就是現在香港和內地的緊密程度,令很多人都不願意公開批評大陸,這個不單指傳媒,事實上你去問普通的商界,或者普通人,其實他們還是不是以前那麼有膽量去批評,在這樣社會的大氛圍下,亦都對傳媒是有影響的。」

另外,麥燕庭認為,傳媒薪金福利不斷下降,導致傳媒人手流失,造成媒體質素下降,以及現今社會互聯網發達,對傳統媒體帶來衝擊,也都令到市民對傳媒公信力下降。

呼籲傳媒正視問題

麥燕庭呼籲傳媒一定要正視,嚴肅正視這個問題,前線人員要儘記者的本能去報導。「客觀公平,真實報導事實,亦都當然在手法上需要合符專業的操守,這些都是我們要做,當受大眾質疑你的時候,你的公信力其實已經受到考驗,我覺得這個是我們最主要要做的,另外更加好去探求問情。」

麥燕庭又認為,媒體報導不要將焦點放在娛樂和八卦上,應該多做一些社會關心的大事,比如高鐵撥款風波,也是到後期才受到主流媒體的關注。「這個我覺得是傳媒是要多些去了解的,其實傳媒對公眾利益最有影響的,關注公眾利益,對社會有影響的,應該那個新聞性該會是重點,希望日後我們這方面能夠兼顧得多些。」◇

相關新聞
羅冠聰母親公屋被房署收回
香港大成小學2026年將停辦
港氫能發展策略︱謝展寰:明年上半年提修例規管
港私營露營場地4成疑違規發展 消委會促監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