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黃東明影像創作展

行吟到名冠 - 黃東明再現巨幅風景
黃東明
font print 人氣: 62
【字號】    
   標籤: tags:

多年從事巨幅攝影創作的黃東明,再度在新竹名冠藝術館個展中,展出比以往尺幅更大、氣勢更磅礡的作品。

當代攝影家黃東明繼去年底舉辦個展,展出長400公分、高 80公分的作品,創下國內最大噴墨輸出照片的紀錄後,再度以300公分* 150公分的作品,震撼了觀賞者的視覺與心靈。

走遍天涯 捕捉心靈風景

本次展覽「行吟」是他的第12次個人攝影作品展。現場展出的精選作品多達數十幅,全都是過去幾年以來,他走訪全臺灣、大江南北,甚至內蒙、新疆時,站在古鎮石板路上、大漠黃沙邊緣,及時留下的心靈風景,以及天人合一的感動。


日出而作 – 49x220cm (作者提供)


石城初曉 – 65x155cm( 作者提供)


禾木秋曉 – 60x220cm(作者提供)


光與影 – 80x210cm(作者提供)

如同一幅220公分* 80公分的作品「漠原無盡」,畫面中的沙漠柔軟細緻宛如肌膚,粉塵卻又幾乎粒粒皆清楚,彷彿風一吹就會飄了出來,沙丘的稜線則因光影反差而顯得銳利無比。整幅作品冷逸脫俗,儘管畫面相當具象,卻仿若走入了抽象,描繪創作者的東方心靈。

攝影作品 顯現宋畫韻味

事實上,由於家學淵源,黃東明浸淫藝術事業數十年,經常陶醉在宋畫明瓷的世界裡。從事攝影創作三十五年來,當他雙眼凝視眼前的風景,經常浮現古代文人的哲思,使得許多攝影作品總是顯現宋畫的簡約韻味。他說,創作風景攝影和文人畫山水,應該是一樣的心境。


沙波 – 70x200cm(作者提供)


沙浪 – 82x220cm(作者提供)


虎嘯聽濤-150x300cm(作者提供)


柿園秋色 -100x75cm (作者提供)


草山秋晴-80X210cm(作者提供)

也因此,在一系列作品畫面中,沒有媚俗的飽和元素,卻反而更能引人入勝。觀看者如果站得遠,由於簡約的構圖與悠遠的意境,可能誤以為是宋人山水畫;如果觀看者站得近,則會發現畫面竟符合多點透視原理,山水、林樹可以遊,可以居,人物、花草全都清晰可辨。


悠游 – 88x66cm(作者提供)


清江萬古情 – 49x220cm(作者提供)


湖山麗影 – 66x88cm(作者提供)


漠原無盡 – 80x220cm(作者提供)


碧巖飛瀑 – 85x250cm(作者提供)

不少專業與非專業的觀賞者就表示,站在秋季的白樺樹林前,林間仿若有微風吹拂;俯瞰山谷中的激流淺川,河水則有如蛟龍翻滾;不論滿城炊煙或漫天黃沙,全都充滿臨場感,卻又像走入畫境。

數位革命 成就當代美學

黃東明表示,這是數位革命的成功。目前除了傳統大型相機,因為具有調整前後板功能,可得到不變形和景深長的清晰影像外,也只有經過數位化的掃描輸出,才足以與最先進的數位機背抗衡。


綠茵野趣 -70x210cm(作者提供)


綠渚夕暉 – 66x88cm(作者提供)


遙山雪霽 -75x210cm(作者提供)


興雲黛色-150x300cm(作者提供)

他使用的攝影設備,是依照大型相機工作原理,使用倒像對焦、前後板移軸,加上水平搖擺、數位機背等利器,以及歐洲精密數位鏡頭、世界獨一無二的ALPA移軸機身,才得以保證影像精準。

攝影發展已超過一個世紀,黃東明接觸攝影也三十多年。他善用當代的設備,從外境的專注,轉向探索內在的世界,呈現出古人山水的美感,成就了一種新的美學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第十三屆國際攝影沙龍展覽」暨「中華百齡杯攝影展覽」從10日起至13日在中華公所大禮堂展出。
  • 【大紀元9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巴黎13日專電)巴黎布蘭利河岸博物館攝影雙年展邀請來自29國、46名攝影師作品參展。包括來自台灣的沈昭良。他在全台拍攝的「舞台車」系列與「台灣綜藝團」今起現身巴黎市中心。
  • 為了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及中秋佳節,駐紐約臺北經文處與賓州斯克藍頓大學 (University of Scranton)亞洲研究中心自9月11日至10月7日合辦一系列臺灣文化活動,包含「東方絲竹音樂之旅」采風樂坊的現場演出及音樂講座、「臺灣畫境」攝影名家作品聯展以及攝影講座等,內容豐富多元,將讓當地民眾深入了解臺灣之美。
  • 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紀念,由紐英崙中華公所、波士頓僑教中心、波士頓中華書法會、紐英崙藝術學會、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漢字文化節第三項活動:《慶祝中華民國一百年書畫攝影展》,將於10月2日下午一時正,在中華公所會議廳隆重舉辦開幕儀式。展期由10月2日至9日,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 (大紀元記者彭瑞蘭台灣新竹報導)新竹縣政府大廳裡,23日舉行首屆「十大美景攝影比賽」的頒獎典禮,20位得獎人幾乎都出席,精彩的攝影作品也展示於記者會的場區。
  • 橋是城市間聯繫繁榮的主要門戶,為呈現屏東縣橋景之美,屏東縣政府3日起至29日在縣府中庭舉辦,由江敬業主拍的「鳥瞰屏東之美-橋景」展覽,並精選其中12幅空拍橋樑設計為2012年月曆。
  •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新北市新聞局舉辦攝影比賽,「2011新北市人與城市意象圖文」徵件活動,參與人數多達2000多人,參賽者非常踴躍,作品有2422件,將新北市的美景、人文與特殊景觀的瞬間留下永恆的記錄,,經過評審一番討論之後,選出67件得獎作品,董榮裕的作品為《磺火捕魚》獲得首獎,獎金五萬元,今天4日上午在新北市政府舉行頒獎典禮,其它許多得獎人也都親自來接受頒獎。
  • (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即日起至10月底,在該館二樓舉辦『山水如詩畫-攝影展』,展出古箏演奏家陳信華20多幅精采作品,包含瑞士的阿爾卑斯山、桂林的漓江、阿里山、南投的清境農場等各地山水美景,作品如詩似畫,讓觀賞者宛如身歷其境。
  • 一瞥驚鴻, 多稜角度。 鏡頭選在最佳處。 捕風捉影定原形, 等閑留得時光住。
  • 無心插柳,通常有意外驚喜。5歲華裔女童隨著想參加野生攝影大賽的爸爸外出拍照,作品被爸爸以碰運氣心態報名,結果爸爸沒得獎,女兒則榮獲未成年組亞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