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閉幕 美國爭奪亞太主導權

【大紀元2011年11月14日訊】亞太經合峰會(APEC)11月13日在美國檀香山閉幕。出生在檀香山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自稱是美國首位太平洋總統。他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呼籲區域團結,大力推動建立跨太平洋經濟自由區夥伴協議(TPP)。此次會議,美國發出信息,將爭奪亞太主導權。

《華爾街日報》14日報導說,奧巴馬(Barack Obama)總統終於肩負起了被期待已久且風險頗大的重任:重樹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領導者形象。不過,目前奧巴馬難免與北京政府短兵相接。

報導說,上週末,奧巴馬在夏威夷主辦了一次有21個亞太地區國家參與的論壇。奧巴馬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正式發出這樣一個信息:美國將成為北京政府增長的經濟、外交和軍事影響力的制衡力量。

此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說,正如美國在建立跨大西洋體系的過程中發揮了核心作用一樣,我們目前在跨太平洋體系上採取著類似的舉措。

美國戰略的關鍵因素將包括擴大軍事部署,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和泰國等友好國家加深雙邊安全聯繫,更多地接觸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新興經濟體,擴大貿易,促進民主和人權。

奧巴馬:美國是亞太大國 會堅守在這裡

上週六,奧巴馬簡明地表達了自己的中心思想:美國是一個亞太地區大國,我們會堅守在這裡。

不過現實表明,北京的強勢令這一地區的局勢日趨複雜。在貿易方面,奧巴馬反覆向北京施壓,要求北京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但他得到的答覆卻是:已經做得夠多了。在國家安全方面,北京正不斷擴大在這一地區的領土主張,引發美國的夥伴和同盟國的擔憂。這些國家既依賴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又害怕北京以更具強迫性的方式表現自己的實力。結果就是,中國的鄰國向美國求援,要求美國加大介入力度。

TPP 北京將被排除在談判之外

報導說,在經濟方面,奧巴馬在上週末宣佈名為《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的區域自由貿易談判取得了進展。這個地區擁有8億消費者,經濟力量佔全球40%。美國已與8個國家就這一綱領達成一致,並力爭明年落實。

而在可預見的未來,北京當局將被排除在談判之外。想要加入談判,北京必須在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之間引入更多競爭,並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而北京在滿足這些條件上還存在困難。

允許北京加入談判可能會激勵中國提高市場開放的程度,並最終加入上述協議。但這也清楚表明美國和中國的多數鄰國將在沒有北京政府參與的情況下繼續前進。

奧巴馬還直接地告誡說,北京必須按規矩出牌。不管是在公開場合還是在私下裡,奧巴馬都曾批評北京壓低人民幣匯率。他說,美國企業對中國經濟政策的變化速度之緩慢越來越缺乏耐心,越來越失望。弦外之音就是,美國企業有可能減少甚至完全撤出在中國的投資。

限制綠色商品和服務的關稅 北京採取拖延戰術

報導說,與此同時,週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在限制綠色商品和服務的關稅等小問題上,北京也採取了拖延戰術。

美國此前曾希望到明年能將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等「綠色商品」的關稅上限定在5%,但北京的拒絕態度拖延了協議的達成。

奧巴馬訪問亞太

報導說,本週晚些時候,奧巴馬將在澳大利亞宣佈向該地區派駐美國軍隊。美國將建立一個永久性的軍事存在,藉此向澳大利亞和其它對北京感到緊張的地區盟國保證,即使面對國內預算壓力,美國的軍事影響力也在增強而不是減弱。

本週末在印度尼西亞,奧巴馬將回應北京在南中國海(即中國所稱南海)的領土主張。美國及其地區盟國將此視作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威脅。

奧巴馬還將出席東亞峰會(East Asia Summit),屆時海上安全將成為重要議題。最初組織東亞峰會的時候沒有包括美國。奧巴馬也是首位參與峰會的美國總統,再次顯示美國試圖加強同東亞國家接觸力度的用心。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中國維權人士在連胡APEC會場外抗議
APEC峰會前夕 示威先登場
奧巴馬主持 亞太經合峰會開議
劉姍姍事件 台僑界民團議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