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禁談西藏 違反美國法律

人氣 30

【大紀元2011年12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清怡綜合編譯)與中共政府關係密切的一家北京機構向斯坦福大學提供400萬美元,用以創立一個教授中國語言文化的孔子學院,並提供資金設立一講座教授頭銜。但是在附加條件中卻赫然寫道:教授不得在課堂上討論西藏等敏感話題。

《彭博新聞》報導,斯坦福大學文理學院院長理查德‧薩拉爾(Richard Saller)說,對方表示他們不想因為這些事情而陷入尷尬。但是,斯坦福大學主張學術自由,因而拒絕了他們的要求。後來中共官員做出了讓步,斯坦福大學計劃用這些錢聘請一位研究中國古典詩詞的教授。

中共正在美國校園拓展市場,以搶攻全球的華語熱潮。漢辦是中共教育部下屬的一個政府附屬組織。據該組織的年度報告及官網消息,自2004年以來,漢辦耗資5億美元在全球建立了350所孔子學院,僅美國就有約75所。

中共政府通過在海外興辦的孔子學院,出資數百萬美元資助學術研究,試圖進入精英教育領域,從而使得學術界對中共政府在海外執行打壓異見的「靜音」政策引發強烈關注。享譽世界的中國專家組織、在全球範圍擁有8,000名成員的亞洲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於三月份表態:不會尋求也不會接受漢辦的支持,原因是無法分辨中共政府在決定資金取向的角色。

禁談西藏問題

喬納森‧利普曼(Jonathan Lipman)教授在麻薩諸塞州的蒙特霍利約克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教授中國歷史,他同時也是亞洲研究協會中國與內亞委員會成員。利普曼表示:「孔子學院在向我們兜售中文學習項目的同時,也把中共政府的意識形態,以強勢的方式帶入了美國學術界。他們的模式很簡單,他們可能會說:『我給你錢,你開一個華語學習項目,但是誰也不要談論西藏問題。』在當前衰退的經濟情況下,你拒絕他們真得付出代價。」

中共資金進攻學術界

孔子學院在世界的大量設立,彰顯了中共對美國高校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且野心勃勃。杜克大學和紐約大學正計劃在中國開設分校,而且將得到中方政府的資助。

2009年至2010年間,全美有20所大學開設了孔子學院,包括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西法尼亞大學早先曾拒絕開設孔子學院,但目前再次重新考慮是否接受。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威廉姆‧科爾比(William Kirby)說:「也許曾經泛泛討論過這種可能性,但是並沒有認真。」

據《彭博》資訊得到的數據顯示,美國一些公立大學,比如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鹽湖城的猶他大學,從漢辦拿到了十萬美元開設孔子學院的資金。漢辦將提供教材、多媒體音像器材,支付教師工資和機票,並持續提供資金資助。

規定違反美國法律

根據他們的細則規定,孔子學院「必須接受漢辦的監督及評估」。根據漢辦的官網,他們向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提供中國教師時,要求這些教師「沒有修煉法輪功的記錄,以及沒有參與其它非法組織的記錄。」

達賴喇嘛被拒之門外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國歷史教授尼蘭(Michael Nylan)今年對15所大學的孔子學院的師資及管理人員進行了一次非正式調查。她說,有兩名受訪者透露,學院施加壓力阻止邀請某些客座演講人,但是,兩次活動都如期舉行。尼蘭拒絕說出具體是哪兩所大學。

北卡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曾邀請達賴喇嘛於2009年到校演講,達賴接受了這個邀請後,北卡州立大學的孔子學院立刻表示反對,鬧得沸沸揚揚。

北卡州立大學教務長沃爾維克‧阿爾頓(Warwick Arden)提及,孔子學院主任李百煉(Bailian Li)曾對他說過,達賴喇嘛來訪會在某種程度上破壞「我們與中方之間的密切關係」。

最後北卡州立大學取消了邀請。阿爾頓辯稱說,這個決定主要原因是時間與資源不足,來自中方的激烈反對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孔子學院表明會有潛在的壓力和衝突。

「非常沉默」

達賴喇嘛於2010年10月在斯坦福大學演講,去年他也曾到俄亥俄州的邁阿密大學(Miami University)演講,這所大學從2007年就開設了孔子學院。據邁阿密大學國際教育部主任大衛‧凱特戈斯(David Keitges)說,當時這裡的孔子學院並沒有對達賴的到來提出反對。

斯坦福大學東亞語言文化學教授孫朝奮(Chao Fen Sun)負責孔子學院開設事宜。根據2009年12月份的協議,漢辦將提供100萬美元的資金用於舉辦會議和其它項目,100萬美元用於研究生獎學金,另有200萬美元用於聘任漢學教授。薩拉爾表示,斯坦福大學接受了這份豐厚資助。

薩拉爾還說:「斯坦福之所以選擇增加古典詩詞領域教授,是因為缺乏這個領域內的學者。在籌備過程中,絕對沒有中共的介入,現在已經到了最後階段,決定職位人選。」

利益關係

斯坦福發言人麗薩‧拉品(Lisa Lapin)說:「校長約翰‧漢尼斯(John Hennessy)沒有參與孔子學院事務,也沒有參與與之相關的各項商談。」

漢辦並以經濟手段打通美國高校管理人員,使其赴華出席漢辦舉行的年度座談會以及文化展覽。據漢辦年度報告,由漢辦付費,邀請300多所大學校長,2,000名孔子學院的主管和教師參加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

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於2007年設立了孔子學院。漢辦每年至少向其提供10萬美元。當被問及是否會向漢辦籌集經費用以研討西藏問題,藝術人文學院院長丹尼斯‧卡拉茨(Dennis Kratz)說:「如果我要舉辦這類的研討會,我可以考慮向其它地方籌措資金。」

動機不明

馬里蘭大學於2004年11月設立了全美第一所孔子學院,之後其它公立學校也紛紛成立孔子學院。每所學院都有一個中國的高校合作方,中方負責派任學院的副主任、老師,中方代表也在學院理事會佔有一席。斯坦福大學的合作方是北京大學。

設於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Ann Arbor)的孔子學院主要方向是藝術表演,漢辦同意於2009年至2014年間,每年向其支付25萬美元。

芝加哥大學在2009至2010年間設了孔子學院,當時170多名教師在請願書中簽名表示反對,因為該孔子學院未經教師議會同意,而且「在學術及政治上的動機不明確」。

請願書簽名人之一、教授韓國現代史的布魯斯‧卡明斯(Bruce Cumings)說:「我是東亞研究中心(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的執行委員會成員之一,直到孔子學院開門的那天才知道有這樣一個學院。」

康奈爾大學副教授丁祥‧沃那爾(Ding Xiang Warner,音譯)說,康奈爾大學曾拒絕了漢辦的提議。2003年,漢辦也曾提議在哥倫比亞大學成立孔子學院,但是哥倫比亞大學對此進行了投票否決。

五年後,漢辦再次向哥倫比亞大學提出願提供資金資助研究以及設立講座教授。哥大發言人羅伯特‧郝恩斯比(Robert Hornsby)說:「哥倫比亞大學拒絕了聘用講座教授的提議,但是哥大接受了資助研究的部份。漢辦在五年裡要支付100萬美元給哥大。」

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副主任弗朗克‧常斯(Frank Chance)說:「2007年,漢辦建議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成立孔子學院,向社區教授中文。2009年,該計劃被駁回。」

常斯還說:「目前,賓大與漢辦還在討論合作方向,合作方將是北京清華大學。對此,有些教師持贊成態度,有些表示堅決反對。」「因為這些內部不同意見的爭論僵持不下,目前談判始終尚未得出任何實質性的結果。」

相關新聞
外電﹕北京全球建孔子學院 動機何在?
時代報:孔子學院或成澳洲大學中共宣傳部
中國廣設孔子學院 散播北京觀點
余英時:談中國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學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