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100個為什麼

為什麼圍棋稱為「爛柯」?

作者:方林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6665
【字號】    
   標籤: tags: , ,

圍棋又稱為「爛柯」,可能不是很多人知道這個別稱的來歷。其實,這裡有一段傳說,記載於南北朝任昉的《述異記》。

晉朝時有一位叫王質的樵夫,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衢縣)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邊大石上下圍棋,於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邊地上,駐足觀看。看了多時,童子說:「你該回家了。」王質起身去拿斧子時,一看斧柄(柯)已經腐朽了,磨得鋒利的斧頭也鏽得凹凸不平了。

王質感到非常奇怪,回到家裡後,發現家鄉已經大變樣。無人認得他。提起的事,有幾位老者都說是幾百年前的事了。原來,王質誤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間已百年。

唐朝詩人孟郊有一首〈爛柯山石橋〉

仙界一日內,人間千載窮,
雙棋未遍局,萬物皆爲空。
樵客返歸路,斧柯爛從風,
唯餘石橋在,猶自凌丹紅。

讓「爛柯」一典盛傳棋界,成為了圍棋經久流傳的別稱。至今「爛柯」一詞在海內外棋刊上仍屢見不鮮。日本高段棋手還常將「爛柯」兩字書於扇面,用以饋贈親友。中國的一些圍棋古典弈譜也有不少根據「爛柯」而定的書名。@*#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二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繪繡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明代稱為「補服」。
  • 白眼也作眼白,表示輕蔑、看不起。「白眼」一詞源自於《晉書.阮籍傳》中的記載....................
  • 對人類來說,冰的用途廣泛。人工製冰發明之前,人類都是利用天然冰。古籍中早有取用天然冰的記載,也因此得知,古人會將冬天下雪結成的冰塊,儲存起來留待夏天使用。
  • 南陽人深蒙召信臣、杜詩之恩,就立祠紀念,並稱頌二人為「前有召父,後有杜母」。此時,「父母」一詞已蘊含地方官之意,也具有「父母官」一詞的雛形。
  • 古代遊子要遠行時,會在北堂種植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記煩憂。於是,萱草遂成為中國的母親花。
  • 在古裝戲劇或小說中,經常看到或聽到這樣的話︰「你等我一刻鐘。」另《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上載︰「夜漏未盡一刻。」以上出現的「一刻」都是指時間十五分鐘。那麼,為甚麼古代十五分鐘稱為「一刻」呢?
  • (shown)印章,又稱為圖章,古人稱「璽」。如《小爾雅》上載︰「璽謂之印。」及東漢蔡邕《獨斷》曰︰「璽者,印也。」秦朝前,無論尊卑印章都泛稱為「璽」。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皇帝的印章專稱為「璽」,臣民只能稱「印」。
  • (shown)古代宮殿正脊兩端各有一獸形裝飾物,因形似鴟尾,故稱「鴟尾」或「蚩尾」、「鴟甍」、「鴟吻」、「祠尾」。
  • (shown)這些屋脊上裝飾的吻獸,都有象徵避火消災、遇難成祥、驅邪鎮宅、公平正義的祥瑞象徵,所以古人都要在屋脊上設置吻獸。
  • 初伏、中伏、末伏這三個伏日,是一年中最熱的三天,故又稱為「三伏日」、「三伏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