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勝微型創業 共創績效利潤

公勝邁向20年專題報導(三)

人氣 290
標籤:

20年前,蔡文俊董事長參考歐美保險經紀人經營模式,建構業界革新的「事業部」制度。事業部就是微型創業的概念,公司的夥伴要建立自己的事業,不必成立公司,透過「公勝」的事業部,也可以享受更多的利潤。

共同合作 分攤經營成本

蔡文俊說明,單一事業部在未達經濟規模時,事業部共同合作、共同分攤經營成本,有助於用微小的資本創業,而且解決了創業之合夥人之間的問題、行政繁瑣的問題以及財務風險問題。有如7-11加盟的觀念,在「公勝」只要你具備一定的同業資歷,每個月付極少的費用(3千元)就可成立微型創業的事業部,共享各種業務輔助工具、網路平台、資訊平台、教育訓練資源等等。

透過這些平台整合運用,還可以解決因繁瑣行政事務而阻礙業務績效產能的問題。有一些績效很好的單位,如果花太多時間處理行政事務而耽誤創造業績,效果就會變差,成立事業部後可以讓這樣的單位專心做業務。

保險經紀人和保險公司配合時,保險公司會提出業績門檻與獎金門檻等等,如沒達到標準,就拿不到獎金。因此事業部和公司之間還有利潤共享的優點,運用整合力,創造更優質績效與最大利潤,共享經營利益。李雯蕙以年終獎金和繼續率獎金為例強調,這兩者都以「公勝」整體業績達成之標準為基礎,99年度「公勝」從富邦人壽獲得的年終獎金為12%,13個月保單繼續率獎金率為16%、25個月9%,如果是各自成立的小公司單打獨鬥,很難有這樣高的獎金。

李雯蕙強調,公司重視業務品質更勝於業績。保險業的保單繼續率正是服務滿意度與保單品質得指標。唯有量大質佳,才能創造保戶、業務員、保險經紀公司與保險公司多贏的局面。

小型保經 加入公勝事業部

蔡德嵐協理的親戚同樣是保經公司的經營者,因為喜歡自我管理的個性以及認同「公勝」內部業務行政系統與流程,他仍選擇到「公勝」成立事業部。他表示,事業部成立後穩定的佣金、獎金,讓他可以享受三B人生後。

蔡文俊表示,由於主管機關政策的調整,越來越多小型保經公司加入「公勝」事業部。由於目前業界經紀人公司多,素質不一,金管局、主管機關要求規範與整合,希望經紀公司大型化、專業化。有些小經紀公司要轉向大型,資本額、保證金要提高等等,門檻提高。門檻高之後,有些經紀公司面臨資金與經營上的困難。

由於對保險的熱忱,邱添財經理原本和幾位夥伴合組一家小型經代公司,然而法令的修改,使得小型經代公司不能再以策略聯盟的方式合作。其結果是,可提供給客戶選擇的保險公司縮小到只剩下二、三家。

邱經理於是選擇成為「公勝」的事業部,他認同公勝的理念,而且認為公勝的創業平台相當完備,不但能確保對客戶的服務品質,對業務夥伴有所幫助,他們的業務人員定著率也提高。另外,事業部的行政成本也節省很多,而且各方面的福利都提高了。
他以年終獎金舉例說明,雖然事業部從公勝分享到的獎金率是86%至90%,比以前自己開公司的93%(扣除稅額)略少,但從各保險公司的來佣率卻從以前的3%、4% 大幅提昇到8%,甚至12%以上,不但免除開公司的行政管銷成本,實質利潤其實是增加了。


蔡德嵐協理。


邱添財經理。

相關新聞
公勝保經 創造大愛的社會
公勝英雄 生活贏家
專家:房市去庫存政策難解中國開發商困境
香港甲級商廈空置率達九成 深圳低租金搶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