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生活水平 美國民眾遷居內陸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子純編譯報導)隨著美國的經濟有所復甦,在紐約、加利福尼亞和其它高消費州居住的市民可能會延續過去十年的做法,繼續尋找更能負擔的地區定居。

據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自2000年至2010年,美國人口增長了9.7%,其中內華達、亞利桑那、德克薩斯、猶他(Utah)和愛達荷(Idaho)等五州的人口增長幅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多,而人口最多的加州人口增長的幅度卻是有史以來最小的。

美國東北部各州,如紐約、新澤西、羅得島州(Rhode Island)和麻賽諸塞(Massachusetts)等州人口增長的幅度都小於全國平均值的一半。《再增一億:2050年的美國》的作者科特金在書中指出,雖然遷居已經放緩,但經濟衰退的影響可能會再次燃起美國人離開高消費地區的熱情。

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的數據,至九月底,在包括紐約市在內的高消費地區,獨立門戶住宅的平均銷售價格為464,900美元,而在休斯敦則只需159,500美元。

紐約州的個人所得稅在美國高居第五,加州所得稅率為6.7%排名第三,僅次於夏威夷和俄勒岡州,而包括德州在內,全美有七個州沒有個人所得稅。

科特金說:「如果你從紐約移居到休斯敦,你就會感到自己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 高,」「隨著美國人的生活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人們不得不遷移到消費水平較低的地區居住。」

加州文化

《福布斯》雜誌的發行人卡爾加德在其2004年出版的《時代2.0》書中寫道,美國人會離開諸如紐約、波士頓、舊金山和洛杉磯這樣的城市,到俄勒岡州、密蘇里州(Missouri) 和北達科他州(North Dakota)的小城鎮生活。

據普查數據顯示,在洛杉磯這個美國第二大城市裡,2000年和2010年之間,人口數量增長了2.6%;約距洛杉磯90英里的聖巴巴拉市人口下降了4.2%。而在內陸城市,如弗雷斯諾(Fresno) 和薩加曼度(Sacramento)人口則分別增長16%和15%。總的來說,加州的人口增長了10%。

相似的文化

據國稅局的數據顯示,目前人們不再那麼頻繁的從沿海地區遷移到內陸。科特金指出,加州當地人比較喜歡移居到鳳凰城、鹽湖城(Salt Lake City)和西雅圖這些在氣候和人口結構上非常相似的地區,而不是內陸的中西部地區。

「人們不只是要選擇消費最低的地方居住」,他說:「被選取的居住區必須風景宜人,消費水平相對較低,而且又具有 相似的文化背景。」

生活消費

經過調查研究後,卡爾加德在書中闡述了「在居住的地方工作」和「在工作的地方居住」的差別。他指出,在2004年,由於房地產價格、交通費用和較高的生活消費等影響,「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了到小城或小鎮過相對更富足的生活。」

據勞工統計局的資料顯示,十月份紐約的失業率為 7.9%,而全國失業率則達9%。對於華爾街的交易員、分析師、軟件開發人員和生化研究學者來說,居住地點的選擇要比大學生寬鬆很多,科特金說。

根據NAR的數據,內華達州的失業率最高,為13.4%。拉斯維加斯的平均房價從2008年的220,500美元猛跌到2010年的138,000美元,跌幅僅次於佛羅里達州的邁爾斯堡(Fort Meyers)。

弗雷說:「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和佛州的很多工作機會都與當地的建築、零售等行業相關,一旦經濟發展停滯,那麼增長就會隨之停止。」

隨著房價的持續下滑、建設行業的停滯加之失業率的不斷上升,原本想遷居的人可能不得不繼續在原居住地住下來。對於那些由於房子賣不掉而陷入困境的居民,這也是他們要留在諸如紐約和洛杉磯這樣地區的原因。

弗雷說,當遷居風潮再次興起時,中產階層的人可能還是不會大批湧向加州海岸地區或生活成本更高的東北部地區。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美通勤成本最高城市 加州佔三個
抗議加州政府刪教育預算  洛杉磯教師罷課
加州亞裔大舉遷入美國中西部 尋求美好生活
加州夢面臨挑戰 財政惡化人口外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